黃河《英國人》2017/5/5
一個偉大的民族必然有其偉大的理由──很簡單的道理,套在英國人身上卻有點說不通!
說聰明,英國人比不上猶太人。
說紀律,英國人比不上德國人。
說團結,英國人比不上日本人。
…………
管他什麼條件,與世界其他民族相比,幾乎都找不到英國人獨占鰲頭之處。
既然如此,英國為什麼如此強大?
最起碼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只有英國曾經有資格稱為「日不落國」。
試看下圖──輝煌時期的大英帝國版圖──想想看,想要在全世界統治如此遼闊的區域,可能是一時的僥倖嗎?

圖一:輝煌時期的大英帝國版圖。
除此以外,當我閱讀《第三帝國的興亡》得到一個深刻的印象:瘋狂的獨裁者希特勒誰都不怕,可是他就怕英國!
因為二戰期間,希特勒的用兵與外交,安撫與提防的首要對象便是英國,他甚至多次談到對英國的憂慮。
看到這我難免好奇,英國僅僅是一個島國,二戰以前的人口只有4,700萬(即使今日英國陸軍的規模,也輸給我們台灣),和歐洲大陸還隔了一道英吉利海峽,希特勒為何如此擔心英國?
再看後來的歷史發展,二戰時假如英國無法有效牽制德國,今日的世界史可能要全面改寫。
這無異證明希特勒的憂慮是正確的。他自始至終都明白,統一歐洲的最大阻力將會來自英國。
為什麼英國如此強大,強大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希特勒都對她敬畏三分?
我實在不明白,直到不久前看完那四本與爬山有關的書籍──《冰峰暗隙》、《聖母峰史詩》、《聖母峰上的情書》,以及《雪地拼圖》,這才恍然大悟!
這些故事的主人翁都是英國人,內容主要在描述二十世紀初,英國人試圖征服聖母峰的過程。
看完這些歷史,我才了解英國人的民族性,也才明白他們能夠成為一個偉大民族的原因。
細細分析原因很多,但簡單講,只有兩個:
一、具備冒險犯難的精神
每個民族或多或少都有幾位熱愛冒險犯難的勇者。
例如台灣,曾經登上聖母峰的高銘和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不過,在我提到高銘和先生以前,你知道他是誰嗎?
縱然知道,你對他因為爬山而失去手指、腳趾、腳後跟,以及鼻子的結果有什麼想法?
如英雄般的崇拜和敬佩?
或許你能。
然而我相信,我們中間的大部分即使不視他為呆子,也不會把他當成學習的榜樣。
不是我們台灣人如此,大部分民族都如此。
我們可能為了某些利益而冒險犯難。
尤其是在安全無慮的環境下,因為就算失敗,通常也只會回到原點。
然而爬山,其過程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艱辛、痛苦、無助……,還有極高的傷殘機率,更甚至失去性命!

相片一:請看這些登山者,一個失足就要和世界說拜拜。
很難令人想像的爬山,英國人卻視死如歸、前撲後繼,整個社會更把這群爬山者當成民族英雄!
假如成功以後能獲得巨額獎賞,我還可以想像。
可是大部分的登山者,出發以前必須依賴社會大眾的捐助,成功以後也僅僅是「留名青史」。
講白了,實質的金錢利益少之又少。
二、熱愛國家
什麼叫「熱愛國家」?
大話少講,當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會不顧一切拿起槍桿,奔赴沙場!
記得不久前我寫的文章《戰爭》嗎?
還記得文章最後摘錄自《聖母峰上的情書》的內容嗎?
設身處地想想看,戰場是何等的殘酷、血腥啊!
假如有地獄,最多不過如此吧?
可是,即使戰場有如地獄,那時英國的年輕人,個個以從軍為榮,人人以保國衛民為「不可推卸」的責任。
別以為是年輕人沒有經驗,被政府「愛國」的大帽子所騙。
例如《聖母峰上的情書》男主角,在經歷一段殘酷的戰役,因傷送到醫院療養的時候,他心愛的女友藉此機會前往探視,並極力勸說他以受傷之名申請退役。
他的確具備退役的資格,也想遠離戰場,更想和心愛的女人廝守終生。
可是,由於他「無法拋棄軍中袍澤」,最終仍選擇回到了戰場──很難令人想像的情節,卻真真實實發生在英國!
熱愛國家、具備冒險犯難的精神──僅僅這兩個理由就足以讓英國傲視全球!
這兩個理由說穿了,不過是「忠心、執著」的做事態度。
年輕時我不覺得忠心、執著有多麼重要。
那時總認為:若想成功,首要條件是聰明、機靈。
等到年紀大了,看的「成、敗」越來越多,漸漸才明白,這世界「聰明、機靈」的人很多,「忠心、執著」的人很少。
而最後的成功,往往屬於忠心、執著的那些人。
這也如同寓言故事《龜兔賽跑》。
聰明、機靈的是兔子。
忠心、執著的是烏龜。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想當聰明、機靈的兔子,或忠心、執著的烏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