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牛郎的女人──自序》2007/10/5
這週開始在「黃河的書」連載的《牛郎的女人》,是道地的推理小說,沒有一丁點與政治或軍事有關。假如你習慣讀我以前的小說,並期待類似題材,這部小說肯定讓你失望。
坦白說,我對這部小說也有點失望──有作者在自序中這麼說的嗎?
作者自己都失望,哪位讀者還會看呢?
很抱歉,我是實話實說,不想欺騙任何人。
這部小說的點子大約產生在三年以前,我自認是個絕佳的點子。跟當時負責編輯我小說的商周出版社編輯(陳筱宛)談到,她還拍案叫絕呢!
陳編輯在商周是出了名的嚴苛。有她的肯定,我心裡暗暗得意,也迅速擬定大綱,並著手寫作,前後費時將近半年才完成初稿。
當時,我仍自認《牛郎的女人》是成功之作。
豈料,陳編輯看過初稿,大大澆了我一盆冷水。
我相當不以為然。反覆思索她說的缺點,再回頭看初稿,越看也覺得越失望。
接下來,我展開了大約一年的修改期。
有史以來我不曾對任何一部小說修改那麼長的時間──加入某些情節、刪掉某些情節、改變主角的人稱。
一次改完,不行,再改;又不行,又再改……。
不幸的是,越改,我越感到茫然!
我一直希望在這本小說中表現「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始終無法表現出來。
最起碼,當我是讀者的時候,我讀不出那種意境。
所以,從寫作企圖到完成作品間的落差來看,《牛郎的女人》是讓我失望的作品。
既然失望,就按一個鍵刪了,不要連載啊!
很抱歉,我實在沒那麼豁達,捨得把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一年半的成品,完全棄之不用。
其次,《牛郎的女人》雖然沒有我想要表達的意境,卻還是擁有一些特質。
哪些特質?
一是撲朔迷離,二是推理邏輯(至少我這麼認為)。
某些推理小說可能連這兩項「基本功」都沒做好。
不過,我從不認為做好這兩項基本功就是好的推理小說。
不管什麼小說,假如能稱作「好」,必然要讓讀者看得感動。
許多推理小說的缺點,是僅僅強迫讀者進行一場腦力激盪。或是說,讓讀者和作者進行一場不公平的鬥智。
或許,《牛郎的女人》沒有資格稱作好的小說。
可是,喜歡腦力激盪的朋友,還是值得一看。
這是《牛郎的女人》沒有被刪掉,繼續連載的主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