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連珠炮》2014/5/30
我講話速度快,自己是心知肚明的。特別是「黃河的話」增加錄音檔之後,常因錄音時講話的速度太快而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因而在漫長的錄音過程中,我時常懷疑自己會不會講話的速度太快了?
也曾經有好幾次,我試圖放慢錄音時的講話速度。
可惜,習慣是拋不掉的包袱,才放慢兩、三句,接著就情不自禁加快講話的速度,然後沒多久又恢復連珠砲般,有種一口氣想要把整篇文章講到尾的衝動。
細究我這毛病,必然和個性有關。
我是典型的急性子,心中想要做什麼事,幾乎就靜不下來,非得盡快動手,並且直到看見成果才會住手。
寫文章如此。
做事也是如此。
講話依舊擺脫不掉我這「急」的毛病。
急,可能是我們四、五年級生的通病,總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
就因為體會到「急」是一種毛病,不久前我寫了篇《慢活》,希望藉由這篇文章時時提醒自己,凡事應該緩一緩、停一停、看一看、想一想,充分享受「慢」才能體會到的生活樂趣。
除了個性,第二個讓我養成講話快速習慣的原因,應該和我曾經是辯論選手有關。

海軍官校整整四年,我是辯論社的主力戰將。而幾乎所有的辯論選手都要訓練一項技能:講話的速度要快。
原因之一是比賽時發言的時間有限。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陳述更多的道理,成了優秀辯論選手必備的基本功。
原因之二是在辯論比賽時,「質詢」的過程你來我往,如果講話的速度不夠快,便會給予對手「半路插話」的機會。因此優秀的辯論選手要盡可能把話說得「密不透風」,不容許對手半路插話進來。
天生的個性加上後天的訓練,造就了我講話快速的壞習慣。
特別是盯著一篇稿子的時候,由於腦袋無須思考,講話的速度因此格外加快。如此這般,「黃河的聲音」出現在好讀網站四年多,偶爾回頭聽自己過往的錄音,如果錄音當時刻意放慢講話的速度,聽起來便有點陌生,似乎不像是我在講話;但假如維持連珠炮般的速度,心裡又不免自責:幹嘛講那麼快呢?
我講話太快的毛病,所幸從來沒有讀友提出來。
直到上個月,讀友靜志來函抱怨我講話的速度太快,並用我文章的「慢活」提醒我,讓我看得哭笑不得!
就因為他的來函,我決定要根除這個毛病。
所以打從這篇文章開始,可能你會聽到不一樣的「黃河的聲音」。
有點兒慢腔慢調,對習慣連珠炮速度的讀友,可能不太像黃河講話。
別奇怪,那還是我。也別抱怨,我們都應該學習慢活的藝術──我慢慢地說,你慢慢地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