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中國人為什麼缺乏創造力》2006/6/9
中國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擁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比人口、比時間,全在世界數一數二,文明進化得又早,為什麼世界級的偉大藝術家卻沒出過幾個?莫札特、貝多芬、巴哈、蕭邦、柴可夫斯基、畢卡索、梵谷、高更、莫內、塞尚、米開朗基羅、拉菲爾、達文西……,哪一個是中國人?
講句令人傷心的話──稱得上世界級的偉大藝術家,中國一個也沒。
中國人笨嗎?
如果你曾經到國外留學,和世界各民族在課堂上一較過高下,你心裡會很清楚,中國人不單不笨,反而很聰明。
既然聰明、人口多、歷史悠久,文明進化得又早,按照發生的或然率來算,世界級的偉大藝術家中國就算沒出過幾百個,至少也應該有幾十個吧?
為什麼一個也沒呢?
很久以前我在網路上看過一個故事,大意如下:
※※※
小明很喜歡畫畫,每次拿起畫筆,就有各種的想法,有時候畫媽媽、畫狗狗、畫天空、畫森林、畫花鳥……,想到什麼,他就畫什麼。畫得雖然不是很像,但是色彩鮮明,充滿了他自己的創意和幻想。
有一天上課,老師說今天我們來畫畫。
一聽到畫畫小明就好高興,趕快拿出畫筆和畫紙,因為爸爸昨天買了熱帶魚,那活潑可愛、五顏六色的魚兒仍然在他的腦海,此刻畫出來,一定很可愛。
可是,老師說我們今天畫的內容和風景有關。
聽到風景,小明還是很高興。因為在上學的路途中,小明看到好幾幅美麗的畫面,他想把天上的白雲、遠處的青山畫出來。
可是,老師又說,我們今天要畫美麗的花朵。
聽到花朵,小明也沒有失望,因為花草樹木本來就是小明喜歡畫的對象。尤其是花,小明的腦海裡面有各式各樣的花,紅的、黃的、白的、藍的、大的、小的……,他立刻有了想法,把畫筆拿在手上,想要畫好幾種顏色不同的花,還要畫幾片綠葉。
不幸的是,老師拿出一個花瓶,裡面插著一朵花,然後說:「我們今天畫這朵花。」
小明難過地看著花瓶裡的那朵花。他不喜歡「照著東西畫」,只想畫他心裡想畫的畫。於是他問:「老師,我能不能畫別的東西?」
老師生氣地說:「不行,大家都要畫這朵花。」
接下來兩年,畫畫課都是同一個老師,每次也都畫老師指定的東西。兩年以後小明因為搬家換了學校,有一天又是畫畫課。小明拿出畫紙畫筆,之後便坐在座位上等候。
奇怪的是,老師什麼東西也沒拿出來,而是在教室四處走動。當他來到小明的桌前,發現小明在發呆,於是問小明為什麼不動手畫畫?
小明說:「老師,你沒告訴我要畫什麼呀!」
老師說:「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小明呆了呆,突然好高興,急忙把畫筆拿起來,面對著空白的畫紙想了好久好久,腦袋裡卻是空白的一片。
沒有東西照著畫,小明再也畫不出來了。 ※※※
想想小明,再想想自己,故事中的環境,我們是不是都很熟悉?
中國人的教育充滿了框框,每個小孩都在框框中成長。從小,父母師長就不斷地耳提面命:你應該這樣、不能那樣,這樣是好、那樣是壞……,久而久之,小孩只知道聽話、照著做,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全給抹殺了。
其實,所有的小孩都是天生的藝術家,都喜歡信手塗鴨,藉由顏色和線條展現他們無限的創意和想像力。
試看你身邊的小孩,哪個不喜歡「亂畫」?
什麼是「亂畫」?
就是沒畫在畫紙上,或是畫的東西大人看不懂。
限制越多,小孩心中的反抗越強,某些老師又會指導畫得不像、不好,久而久之,他發現自己做不到老師口中的「好」,失去了信心,也就從喜歡畫畫變成不喜歡。假如,我們能任由孩子依照自己的喜好、想像自由畫畫,不管他畫什麼,大人都不干涉、不批評,十幾億聰明的中國人畫到後來,會出不了幾個偉大的自由派畫家?
試看以下四幅畫:




認得出這四幅畫是誰畫的嗎?
如果認得出來,後面的問題我是白問。否則請你想一想,哪天你回到家,你那位二、三十歲,整天沒正事幹的兒子告訴你這四幅畫是他畫的。請問,你心裡有什麼想法?
發自內心覺得棒,大大稱讚他,並表示以後會全力支持他畫畫?
表面上說「不錯」,心裡卻在嘀咕「畫什麼東西」?
或甚至狠狠教訓他一頓,畫這些沒有用的東西做什麼?
知道這四幅畫是誰畫的嗎?
大名鼎鼎的梵谷!每幅的價值就算不值幾億,也要好幾千萬元。
中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之中,我相信至少有幾十個具備與梵谷相同才華的人,可惜都被他們「愛之深、責之切」的父母,或令人尊敬的師長給斬斷了。
我們不單從小生活在框框之中,甚至當我們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師長,自己也在無形間為下一代製造框框。
詩人兼導演鴻鴻最近在聯合報「民意論壇」投書〈誰的國文程度才低落〉。由於立委召開記者會,說要學生用「欣欣向榮」、「突飛猛進」造句,學生竟寫出「我的弟弟長得欣欣向榮」、「當我回家打開門時,我家的狗對我突飛猛進」,藉此批評現在學生的國文程度低落。看到這則新聞,鴻鴻忍不住嘆氣,在他眼裡,這些批評別人的立委國文程度才低落。鴻鴻反問:為什麼只有植物可以「欣欣向榮」,弟弟不行?為什麼只有成績可以「突飛猛進」,家裡的狗不行?被「正確」國語文教育養大的我們,不但寫不出這樣讓人眼睛一亮、充滿生動詩意與真實感的句子,還要大聲斥責寫出這些句子的學生素質低落!
看到鴻鴻的評論,你心裡有什麼感想?
如果這兩則造句是你兒子寫的,你會看得眼睛一亮?
鼓勵盡情發揮原創力,可能對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學生都是對牛彈琴;然而,只要有百分之零點零一的學生產生效果,十三億中國人就會出現一千三百萬個優秀的藝術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