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官斷十條路》2007/3/23
最近讀《潛規則
》,〈身懷利器〉一章談到官員的「合法傷害權」和「合法恩惠權」,讓我不禁想到三一九槍擊案。
這案子如今過了三年,距我寫〈三一九槍擊案可能的真相〉也滿週年。就算是週年感言吧,容我再老調重談,講講這個已經老掉牙的案子。
先看《潛規則》說了什麼?
明朝小說《二刻拍案驚奇》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
武進縣一位叫陳定的富戶有一妻一妾,妻姓巢,妾姓丁,兩個人常鬧氣。巢氏嘔氣生病而死,鄰里幾個平日眼紅陳家銀兩的好事之徒,便和死者的兄弟告官,宣稱人死得不明不白,要敲陳定一筆。
死者的兄弟很樂意跟著敲一筆,便和那幾個潑皮講好,由他們出面,他躲在暗處做手腳,敲出錢來對半分。
武進縣知縣是個貪夫,剛巧有個鄉親在這裡打油豐,未得打發,見這張狀子關係著人命,又曉得陳定是個富家,想從中得些好處,於是立時准狀,命陳定到官,不由分說,監在獄中。
請注意這裡的選擇空間──這狀子可准可不准;准了之後拿來問訊,對陳定的申辯也可聽可不聽。在這兩個具有合法選擇空間的關口,那位知縣全選擇了最具傷害性的一頭──立時准狀,不由分說──而且誰也不能說他這樣做違背了法令,這就是官場的「合法傷害權」。
卻說陳定入獄,趕緊託人把妻弟請來,讓他各方打點。破費了幾百兩銀子,各方都打點到了,特別是縣太爺的那位打秋風的老鄉滿意了,替陳定說了些好話,果然就放了陳定。
這次釋放更充分體現了合法傷害權,或者倒過來,稱做「合法恩惠權」的牛皮筋一般的特性。
沒想到那位妻弟嫌自己賺得不足,又追上知縣老鄉,把賄賂的四十兩銀子強討回來。奈何他低估了合法傷害權的伸縮性。老鄉回到縣府訴苦,知縣聽了勃然大怒,出牌重新問案,以「私和人命」的罪狀扣上陳定的妻弟。
那位妻弟立刻出逃。陳定和妾被重新拿到官,「不由分說,先是一頓狠打,發下監」,然後下令挖墓驗屍。
知縣是有了成心的,吩咐仵作(法醫)驗傷要重。
仵作揣摩了上意,將無作有,多報的是拳毆腳踢致命傷痕。巢氏平時喜吃甜食,門牙掉落一顆,也做成了硬物打落之傷。
根據仵作的驗屍報告,知縣判陳定「鬥毆殺人」之罪,妾則是「威逼尊長致死」之罪,各判絞罪。
陳定請託幾位耆老說情,知縣一概不理。
妾見兩個人都活不成,乾脆把罪過全攬在自己身上,寫了供狀,然後在獄中上吊自殺。
這案子本來已經結案,如今因知縣要報復,竟可以把活人重新問成死罪。可見一位知縣合法地禍害他人的能力有多麼強!當時的人們對這種能力十分敬畏,把知縣稱為「滅門的知縣」,又稱「破家縣令」。
細品這個故事中的利害關係,我們發現當事雙方承擔的成本與風險極不對稱。
武進知縣的所作所為都是在執法旗號下進行。只要他說一句話,國家的暴力機器就按照他的意願開動起來,不用他個人支用一分一文。對付上面的審核,也有法醫的驗屍報告支持,應該說風險極小。他這種進退自如的處境,用古代民間諺語叫「官斷十條路」──
案情稍有模糊之處,官員的合法選擇就有十種之多,怎麼斷都不算錯。
就是上面這段話,讓我深有感觸。
從明朝到今天,年代橫跨了幾百年,社會風氣也有巨大的改變,然而「官斷十條路」這句話,卻似乎古今一同!
雖說,現今刑事辦案有句名言──證據會說話──講得真是冠冕堂皇;經過三一九槍擊案才發現,那是一句屁話!
什麼叫「證據會說話」?
證據根本不會說話,而要由專案小組替證據說話。
專案小組會怎麼說呢?
那就是官斷十條路,完全由他們自由心證。
舉個簡單的例子:李四闖進命案現場,瞧見死者躺在地上,張三手中拿了把槍──這現象證明了什麼?
警方可以說張三是凶手。或是,由於李四沒有親眼看到張三槍殺死者,也可以解釋成張三是意外闖進現場,因好奇而拿起凶槍的無辜者。
當然,第二種解釋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盲點。而一個負責任的專案小組,必須找出「不太有盲點」的解釋。
三一九專案小組對總統槍擊案的解釋呢?
我在〈三一九槍擊案
可能的真相〉談過,他們的解釋有七大疑點──每一點都令人難以接受。再根據這七個疑點我左思右想,想出另外一種解釋,也就是該文所說「可能的真相」。
仔細看「可能的真相」,假如你覺得胡說八道的程度是一,專案小組的解釋那胡說八道的程度就是十!
為什麼?
因為我的解釋遠比專案小組解釋的盲點要少。
最起碼,我解開了那七個疑點。
我很仔細地研究這個案子,也打聽侯友宜的為人,我不懷疑,也不相信專案小組在證據上造假。
侯友宜是少年英雄,和我同年紀,去年就高升統領八萬警察大軍的警政署署長!
打個比方,今天我是統領六萬海軍的海軍總司令,你們會如何看我?
說侯友宜是少年英雄,絕不是給他戴高帽子。他是個聰明人,也非常努力,在官場爬得如此飛快,和他卓越的績效固然有關,更重要的,是他深通「揣摩上意」的官場文化!
假如不懂這個文化,即使他有十倍的能力,也絕無可能坐在他今天的位置。
不能怪他,更不要期望別人做聖人,只要在官場待久了,自然而然地會養成揣摩上意的習慣。
三一九專案小組公布陳義雄是凶手的證據,我全都相信,只是最後的解釋令人無法接受。
在所有可能的解釋之中,他們選擇了執政黨最滿意的一種。
官斷十條路,真是古今一同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