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低頭族》2014/9/12
知道什麼是「低頭族」吧?
如今走在街上、等車、搭車,甚至在餐廳吃飯,到處可見低頭族。
更過分的是和朋友聊天,居然也有人利用講話的空檔看一下手機、發幾則簡訊。

每當看到這種畫面,我都忍不住想問對方一句:「有什麼事如此重要嗎?」
往日沒有手機,大家不也過著順順利利的日子?
如今有了無遠弗屆的手機,對我們到底是好或壞呢?
手機隨時隨地都可能發出鈴聲,那會打斷我們的思想、干擾我們的生活──這是你期望的嗎?
即使把手機切到靜音,不時也難免思考:某人會不會傳什麼簡訊給我?因而隔一段時間便會「想一下」、「看一眼」……,凡此種種必然都會分散我們的精神。
講句實在話,如果有可能,我連手機都不想帶在身上。
也因此,我對隨時隨地都能夠相互通聯的Facebook、Line……,是打從心底的反感。
原因很簡單,它會干擾我的生活!
講到這,我不得不佩服華人界的散文大師余秋雨,他不會上網、不使用手機、不看報紙──唯有如此,才能專心一志埋首在他有興趣的知識領域,成就傲人的事業。
我雖然沒有傲人的事業,但希望做事能專心一志。
不然就不做,不然就做絕,那就是我的人生目標。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想表達自己對低頭族的看法,二是偶爾會收到邀請我加入Facebook、Line、Google﹢的信息。統一跟這些關心我的朋友們說一聲「抱歉」,管他是誰、因什麼目的群組,我都不參加。
最後附上一篇從報紙看到的讀者投書,內容頗合我心。
《喚醒被手機綁架的低頭族》 熊家誠 2014年01月23日 《中國時報》
拜科技之賜,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等3C產品(電腦、通信、消費性電子產品)風靡全球,令人流連忘返,尤其台灣資訊業蓬勃發展,衍生許多家庭、學校及社會問題,已影響安全、健康及學習成效。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晚睡、晚起、不運動成通病,長時間聚焦螢幕,損傷視力。餐敘時大人、小孩低頭滑機,交集與互動冷淡。校園內無論集會、上課、廁所、體育課、運動會、走樓梯,學生普遍盯著螢幕。「馬路如虎口」,等號誌燈時行人、騎士、駕駛暴露於危險中。
除流行趨勢,媒體廣告及同儕效應,讓人上癮的魔力,吸引青少年不自主查閱手機、玩遊戲。精神科醫師認為,過於依賴手機,少了直接溝通,影響人際關係。據統計,低頭族每天平均使用高達6.2小時,會引發肩頸痠痛、易怒、焦慮沮喪。在床上的低頭族,會降低睡眠品質。
學生攜3C產品,降低學習成效,已成校園中亟需重視的問題。職場環境亦難幸免,員工易分心,影響品質、效率及安全。這股風潮腐蝕國家根本,削弱競爭力。
教育人員、父母,當以身教、言教,輔導正確觀念,協助學生自律,知道「做什麼、像什麼」,「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最後建議民眾重新找回健康的休閒活動,培養運動的樂趣及習慣,擺脫鎮日把玩手機的惡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