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希望不是最後》2010/3/26
《梅蝶》上週連載結束,「黃
河的書」到此告一段落。
希望不是最後。
但是,可能是最後。
二○○六年我出山工作之前,十三年的時間總計寫了二十五部小說,其中包含唯一的短篇《恩與仇》,其餘則是字數接近十萬,或是超過十幾二十萬字的中篇、長篇小說。
這二十五部小說沒有一部遺漏,目前已全數在黃河渡連載。
首先要感謝「好讀」劍輝兄的規劃與執行,其次要感謝「商周」以及「星光」出版社的玉成。
對於一個軍人出身,三十五歲才踏入寫作領域的門外漢,這成績不算差。
卻也不算好。
甚至以版稅的角度看,應該算「很不好」。
因為只要「不太差」,目前我就會堅持在寫作的道路。
不要以為我很計較錢。
沒有誰全然的不在乎,也沒有誰全然的在乎。
在不在乎是一種比較。
和大部分的朋友比較起來,我算是相當不在乎錢的人。
既然不在乎,為什麼要放棄寫作而外出就業?
兩個原因。
第一,寫到後來我根本懷疑自己的心血結晶,到底有沒有讀者看得到?
先別問喜不喜歡,單單是看到就有問題。
其次,實在是拒絕不了老朋友的請託,只得出山,遠赴上海協助公司成立教育訓練學校。
本來只想幫半年,沒想到一眨眼就過了三年多。
半年前又因緣際會參加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文創營。
可以預見,短暫的未來我還會忙一陣子。
我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
然而,對於未來,我沒有強烈的期望希望它會怎麼樣。
我很清楚凡事都有兩面。
人們飛黃騰達的時候,鐵定會很意外,許多想像不到的困擾接踵而來。
不要過度計較最後的成與敗。
只要曾經努力,都是美好的記憶。
最糟最糟……,或是換個角度看,最好最好的結果,不就是恢復我專職的寫作生涯嗎?
很抱歉,在那一天來臨之前,忙碌的生活無法讓我產生長篇小說的寫作動力。
不過,我會盡可能維持每週一篇「黃河的話」──假如連這個目標都達不到,那就是我老了,思想枯竭了,寫不動了。
最後,告訴你一句心底話:
我最嚮往的生活是安靜的寫作生涯!
不必應酬、沒人打擾,走在路上也沒有讀者認得,自由自在過著與世無爭、與人無怨、自我、從容,又怡然自得的日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