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推理三部曲》2014/11/14
好奇警察的生活嗎?
想了解警方如何辦案嗎?
我最近出版的實體書當中,有三本針對這方面有翔實的描述,分別是《死了一個少將》、《誰綁架了總裁》,以及《牛郎的女人》。

《死了一個少將》主角是董方成,台北市市警局副局長,一位汲汲營營於仕途,長於應對、機靈乖巧的高階警官,他在辦案過程中,不自禁表現出與人爭風吃醋的人性。故事從一具慘不忍睹的少將屍體揭開序幕,由於死者臉部被割了四、五十刀,董方成直覺認定這是容易偵破的情殺案。再經過進一步查訪,發現死者生前果然風流成性,本以為不幾日即可破案,卻不料一段又一段峰迴路轉的探案過程,揭露出一件又一件的人性掙扎,最終甚至引爆震驚全國的重案。
《誰綁架了總裁》主角是嚴震,刑事局副局長,由於特立獨行的作風,事業生涯已走到了尾聲。他是清廉正直的警界硬漢,更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好長官、好先生、好父親。故事以台灣首富半夜神祕失蹤開始,緊接著引發一場明爭暗鬥、你算我計的遺產爭奪戰,最終甚至讓嚴震捲入其中,還幾乎逼得他成為冷血殺手。
至於《牛郎的女人》,主角是年輕的原住民巴克凱,士林分局刑事組組長,由於特殊的成長環境以及年輕,心中仍充滿追求正義與濟弱扶傾的情操。故事講的是一個讓女人慾火中燒、神魂顛倒的牛郎,一段天雷勾動地火、轟轟烈烈的愛情,不幸引出了一件慘絕人寰的分屍案。而負責承辦這案子的巴克凱,由於對案情的疏忽,誤認英俊的牛郎就是凶手,不料在執行槍決以後才發現這個致命的錯誤。基於良心的呼喚以及對正義的追求,他在更生團契輔導死囚牧師的協助下,兩人逐步向真凶進逼,也因而引出一連串的凶殺案。
三部小說的情節可說是撲朔迷離,而三個故事的主角,也是全然不同的典型,各在警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當他們面對不同的案件、承受不同等級的破案壓力,各有各的掙扎與堅持。
這三部小說都是循序漸進,帶著讀者逐步抽絲剝繭,每看完一部小說,就彷彿讓你協同警方參與了一次實際辦案。
我的推理小說不敢說多麼的引人入勝,但是最起碼,它具備合理的推敲過程。

不像某些推理小說,主角都是神乎其技的怪胎,在案情的發展還有七、八種可能時,就能一眼洞穿,正確指出幕後真凶是誰──每每看到這種情節,我都恨作者簡直把讀者當傻瓜!
我的推理小說,不存在這種情形。
假如不同意,不妨來函告訴我:哪一部小說的哪一段情節,你認為不合情不合理!
我必定會深刻自我檢討,或給你一個合理的答案。
除了合理的破案過程,我對警界的熟悉度可能也會讓你意外。
這要感謝兩個人的幫助。
第一是我的二哥,他服務調查局近三十年,擁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在我眼裡,二哥是一位優秀的全能律師──幾乎所有與法律有關的問題,他都具備邏輯與正確的觀點。
而且他是我最忠實的讀者,以及最嚴苛的批評者。
在我的創作過程中,不管什麼類型的小說,每當寫完一個段落,我都會把內容傳給他審查,他也會提供最專業的意見。而即使某些他不熟悉的領域,也能在調查局找到那一方面的專家,經由他的詢問,再轉告我正確的答案。
因而,你可以把這三部小說的專業度,看成是調查局一群專家共同把關的結果。
第二個要感謝的是前警察大學葉毓蘭教授。
葉教授是國內知名的警政問題專家。十多年前,我只要寫完一部與警界有關的小說,都會先寄給她。她也會依據自己的專業,提供部分修訂意見。
最後想談一談我自己對這三部小說的觀點。
《死了一個少將》是截至目前為止,我所有小說之中最成功的一部。它成功的原因,是小說的主角活靈活現──他思想的轉變、情緒的起伏,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誰綁架了總裁》一方面清楚地刻劃出有錢人的悲哀,另一方面也道出沒錢人的無奈。主角嚴震是警界標竿,可是,即使如此錚錚風骨的硬漢,卻也受環境所迫,差一點淪為殺手。我對這部小說離奇曲折的情節安排相當滿意。
至於《牛郎的女人》,十餘年前完成寫作時的字數約十五萬。此次重新修訂,坦白說,修到一半我心底冒出放棄出版的念頭。所幸後來再看下去,又感覺有存在的價值。因而反覆改了又改──讓情節更趨合理、內容更趨精簡;在去蕪存菁之後,如今只剩下十二萬字,可讀性卻大幅改善。
喜歡推理小說的讀友,相信會喜歡這三部小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