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黃河渡週年感言》2007/1/11
成立黃河渡的念頭,好像才沒多久以前的事,沒想到一眨眼竟然過了一年啦!
這一年肯定是我退伍以來最忙的一年。
甚至可以說,這是我一生之中最忙的一年。
忙到什麼程度?
上個月回台休假,抽空去拜望一位長輩。她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看起來老了好多?」五分鐘以後她女兒回來,看到我的第一句話也是:「黃叔叔,你看起來老了好多!」
她們從來都誇我看起來好年輕,不曾有一次說我老;同時說我老,別說是空前,可能也是絕後。
這種反應自然讓人感嘆:自己老了!
為什麼老?
不就是忙碌和壓力嘛。
不單是忙黃河渡,其他幾件事也不湊巧地在這一年發生。彷彿我閒散了四十幾年,老天爺看不過去,一傢伙扔下一拖拉古的工作給我。也因此,原本可以輕輕鬆鬆寫黃河渡,結果必須忙裡偷閒,有時候還因為趕稿而要勉強自己「擠」出一篇黃河的話。
對於支持黃河渡的讀者,我要說一句抱歉。過去這一年太忙,某些文章的內容或許不夠水準,但是我實在是盡了力。最起碼,在沒有一分一毛利益的前提下,黃河渡沒有開過一次天窗──無論是黃河的書,或是黃河的話,每週都準時登出。
假如不準時,那就要怪劍輝兄了。
未來的日子,黃河渡還可能保持準時出刊嗎?
為「黃河的書」寫新的小說,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不單是時間不夠,更慘的是沒有心情。目前只好把過去完成的作品(無論是已發表或是未發表),重新修改連載。即使不寫新作,單以現有的存量來看,我相信維持幾年應沒問題。再往後,大概只有天知道。
至於「黃河的話」,我會很努力地維持每週一篇(老天保佑,希望能做到)。
過去這一年我感觸最深的是寫黃河的話。
以前寫作有許多限制。首先要考慮讀者的喜好──什麼書暢銷、什麼話題風騷;接著要考慮出版商的要求──字數、題材;最後才是自己想寫什麼。
作家沒出名以前,寫作有許多限制,其中最令我痛苦的就是字數。無論你花了多大心血、寫了多少字,出版商只要一個字──刪──你就只有刪;要你刪一半,你就得刪一半。至於寫作題材,更要考慮出版商的風格和讀者的口味。
作家是少數「非常自由」的行業。深入其中才發現,限制也不少。
成立黃河渡,雖然沒有版稅或稿酬的收入,至少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寫多少字,就寫多少字。
尤其是「黃河的話」,這種短篇、散文形式的文章,是我從來沒有嘗試過的寫作方式。
如今最吸引我的,是黃河的話。
黃河的話讓我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以前想都沒有想到寫食譜,寫了幾篇之後覺得非常有趣,頓生寫「黃河食譜」的打算。
旅遊題材也很迷人。如今外出旅遊必定隨身攜帶數位相機,管他是美麗或怪異,全都喀嚓留下,做為日後寫作的素材。
偶爾有什麼心得或感想,也可以打開話匣子談一談。
最令人暢快的,是對任何事物的不滿,都可以盡情批評發洩一下。
儘管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但是我一直告誡自己要講實話。
實話不見得正確,因為我的所知所學有限,思想也有點武斷。但是實話絕對是我心裡的話。
別以為講實話那麼簡單。在台灣今天這個社會,我們周遭充滿了謊言與妥協。若是不信,試看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有幾個敢講實話?講了實話,又會遭到什麼下場?
越是看到台灣虛偽造假的一面,我越是告誡自己要講實話。
匆匆一年過去了。如今瞧見黃河渡首頁那一長串文章的標題,令我有點訝異,同時也有點成就感。
所幸去年決定成立黃河渡。否則現在的我,很可能要和寫作說「拜拜」!
(是很難想像一年就這樣匆匆的過去了。去年我也不知不覺地寫了一年的程式,但不論怎麼忙,每週四(臺灣時間週五)第一件事就是愉快地製作黃河渡的網頁。若有延誤,真是只能怪我,每週的黃河的話及書都是早好幾週前,黃河就寄給我了。周劍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