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讀書人的福音》2006/12/15
和「好讀書櫃」的老闆(也是設計者)劍輝兄結緣,大約在五年前。
當時劍輝兄成立好讀書櫃沒多久,想登載我的小說,找到出版商,再經由出版商的安排而碰面。初見面的地點在他成立的軟體公司。身為電腦博士的劍輝兄有一股科學人的氣質──清瘦、頭髮灰白、兩眼炯炯,一看就知是用腦過度。
那日相談甚歡,對他成立好讀書櫃,服務全球熱愛讀書華人的理想深表贊同。之後好讀書櫃就登載我的四本小說──《蒼煙鎖海》、《石之祭》、《玉蠱情》、《死了一個少將》。
再之後,我們在各自的崗位奮鬥,很少連絡,沒再碰面。
直到今年初成立黃河渡,才和劍輝兄有較頻繁的連繫,也開始關心「好讀書櫃」的內容。第一印象是很意外它有那麼多的書。想想這麼多書的輸入,是多麼浩大的工作啊!
其次,更令人意外的,它居然全部免費。假如在電腦上閱讀,好讀書櫃從創立到今,自始至終全部免費。在PDA上閱讀的「好讀」軟體,原本還需要新台幣六百至九百元;後來因為抗議阿扁的無恥,劍輝兄一怒之下來個大請客,如今下載好讀也無須花一毛錢。
看來,阿扁對華人界還是有一點點的貢獻。
不過,我不在意免不免費,因為即使免費也不能吸引我。從電腦螢幕閱讀長篇小說,說實在的,是挺辛苦的一件事。至於從PDA閱讀,講起來令人慚愧,即使我是電腦碩士,卻始終對PDA敬而遠之。
我討厭現今複雜的電子產品。使用手機,大約只能(也只需)使用到百分之三、四的功能,諸如接電話、撥電話(甚至重撥都不必),好像能把一台公用電話抓在手中,大約就能滿足我對手機的要求。
PDA,那是比手機複雜多少的產品!看到別人使用,心裡只有佩服。如果用PDA看電子書,那是佩服加上佩服。畢竟,電子書有別於傳統的印刷書。拿一本印刷書在手上,感覺才像在「看書」。拿一台PDA在手上──想想那畫面,那怎麼像在看書呢?
直到來了這所學校,由於位在上海的郊區,全鎮找不到一間像樣的書店。有時閒下來真想看書,卻只能在街上找到一本兩、三元人民幣的爛小說、過期雜誌。沒有適當的好書可以閱讀,這問題困擾了我幾個月。直到有一天,腦袋突然噹一聲跳出「好讀書櫃」四個字。
趁著上次回台休假,到台北買了台價值七千元新台幣(最便宜)的PDA,回家研究了好半天,再依照好讀的手續一步一步做,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嘗試,還是無法順利將好讀錄載進入PDA。
真是一台混蛋PDA,功能太多,什麼電子導航、無線傳輸、記事、各種輸入法……,按錯一個鍵就跳進我不知道要如何跳出的區域,而我只想把它當成電子書。
最後,我只好舉雙手投降,拜託我的兒子幫忙。
就我的印象,這些新玩意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講,輕而易舉(希望如此)。
果不其然,我兒子只花了幾分鐘便搞定好讀。接下來我獨力耗了近一個小時,下載了六十本書。假如我繼續下載,可能六百本書都沒問題,但是我急著讀它。開始時的確有點不順,有時候會按錯鍵,有時候要經過幾次錯誤的嘗試才能找到需要的功能。然後,很快的,不到兩個小時便駕輕就熟。
使用到今天將近一個月,我發自內心地說一句:好讀書櫃真是讀書人的福音!
別的不談,單是想到薄薄的一台PDA竟然可以容納幾百本書,輕輕鬆鬆就放進口袋裡,帶著全世界走,隨時隨地拿出來,壓下電源鍵就變成一本書──想想那幾百本書的重量、價值,隨身攜帶的便利性,能不讓人感動?
其次,好讀的設計極其人性化。它雖然不是傳統書,但使用起來和一本傳統書相去不遠。由於輕,單掌就可以抓在手裡,大姆指「點一下」就是「翻書」;字體大小又可依你的視力調整,實用性甚至超過傳統書。
最起碼,我目前讀傳統書需要戴老花眼鏡,讀好讀卻是不必。讀傳統書需要雙手捧著,厚一點的太重,捧久了會累。以前我常在想,世間為什麼沒有一部「讀書機」──把書架在你眼前適當的距離,你可以舒舒服服地躺著,說「近」它就靠近,說「遠」它就拉遠,說一聲「翻」,它就翻到次頁。
如今,有了「好讀+PDA」,幾乎讓我忘了這個想法。
體驗到好讀的優點,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微軟剛成立的時候,比爾.蓋茲曾經到IBM做簡報,提出和IBM合作,電腦軟體按件收費的想法。當時IBM高層一陣嘩然,他們改變不了「電腦只能賣硬體」的觀念,有些人甚至把比爾.蓋茲當成瘋子。
電腦界後來回憶起那件事,說從那天起,IBM就踏上注定走下坡的命運。
假如不能看清未來的大趨勢,再是優秀、努力,也注定只能走下坡。
使用過「好讀+PDA」,我深深感覺電子書會是未來閱讀的大趨勢。
實在說,它的缺點當然還是有。那就是PDA太貴、不夠輕巧、耐用性不高;而且對電腦外行的人來說,錄載的操作還是複雜了些。
假如能設計一台專門用於「電子書」的PDA,由於功能單一(不必導航、記帳、記事、日曆等一堆麻煩事),操作必然簡單,價格也可以大幅下降,再減輕重量,讓機殼有點彈性,耐摔耐撞、防水防震;使用專屬接線連結電腦,什麼都不必做,只要輕鬆點選「書目」,壓下「下載」,便能完成所有作業──想想這種「PDA+好讀」,能夠取代多少傳統書的市場呢?
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我更相信,拒絕接受這是未來閱讀大趨勢的出版商,也注定了走下坡的命運。
在這一天來臨以前,我暫且忍耐目前的電子書。但是,我還是要說一句:謝謝劍輝兄,你花了好大的精神,造福了一大群讀書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