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為年金改革進一言》2017/2/27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年金改革,由於「軍」暫且被排除在外,因而今天想趁政府做決定以前,為退伍軍人說幾句話。
職業軍人最尷尬的處境就是平均退休年齡為46歲。
這不是我們「想退」的年齡,而是不得不退的「限齡」。
這年齡不上不下、不高不低。
想找事,哪一家公司歡迎46歲的新人?
以我為例,海軍官校四年我獲得四次南區大專院校「個人辯才獎」,畢業後前往美國波士頓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曾兩度因接艦而赴美受訓,在海軍總部專案辦公室管理過上百億預算,退伍至今總共出過26本小說,11年前成立「黃河渡」網站,至今持續保持每週乙篇散文不斷。
我不敢講「著作等身」,但著作至少超過我的胸口。
以我的學歷和經歷,到社會找工作的機率,在退伍軍人裡面應該名列前茅吧?
七、八年前我寫了篇洋洋灑灑的履歷投到104人力銀行,希望從事的工作為學校教職或企業專業講師,履歷送出後卻石沉大海。而那段日子只要看到類似的工作機會,我必定主動寄送履歷應徵,然而從不曾有一所學校、一家公司和我連絡。
不單是我,我身邊絕大部分學長學弟,不管他的學歷與經歷如何,想要找一份教職或管理階層工作,在今日經濟如此不景氣的台灣,我只能用「大海撈針」來形容。
當然,你可以說:為什麼不去應徵藍領階層工作?靠自己的勞力自食其力,有什麼不好呢?
假如有這個「能力」,我不排斥。
很可惜,我的體力不復當年。
想當年跑五百障礙,我身輕似燕;游三千公尺,我快如蛟龍;為了作戰演訓,我可以一連幾天不上床睡覺。
可是,那是我二、三十歲的當年。
如今年逾五十,別說做粗活,即使一動不動地蹲在原地,我都無法蹲足半個小時!
很抱歉,我常用這樣的形容詞告誡退伍同仁:我們是一群被動物園飼養了二、三十年的溫馴動物,即使你是獅子,如今也鬥不過外面叢林的一匹狼!
明白嗎?
不是我們不願意工作,而是「想做」或「能做」的工作尋之不易。
縱然僥倖找到,由於我們長年生活在封閉的軍中,對外面那個爾虞我詐的社會,我們又能快樂適應多久?
退伍軍人有許多你們無法體會的尷尬處境!
甚至「公、教」都難以體會「軍」的苦。
好比說如今公教大力抗爭的改革三大原則:「多繳、少領、晚退」――看在我們軍人眼裡,好令人羨慕啊!
哇,他們可以做到65歲呢!
假如軍人也可以做到65歲,我相信絕大部分軍人都不會提前退伍。
至於那些提前退伍的少數,各有各的生涯規劃。
例如我,達到請領終身俸的最低年限時,我主動選擇了退伍。
為什麼我願意提前退伍?
因為以當時政府承諾我的終身俸,我自信可以支持我專心寫作的退休生活。
和我類似處境的退伍軍人總有幾萬人――當初我們可以繼續留營,因為相信政府的承諾,所以選擇提前退伍。
針對這批人,如今說砍就砍,而且砍的幅度如此之大,這合乎情理嗎?
不要問:制度未定,你如何知道砍的幅度有多大?
單單是18%歸零,幾乎就占我終身俸的四成!
更何況本俸能夠支領的成數,據說也要依據「服務年資」來計算。
換言之,當初因為政府承諾而提前退伍的那一批軍人,如今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請不要單單站在你們的立場看「財政」,能不能換個角度看我們如何「生活」?
最後,我想為退伍軍人的年金提出兩點建言:
一、請考量公平原則
如果未來的年金,支領本俸的成數是依據當初的服務年資,為了公平起見,請針對那群早退的軍人,給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讓他們回營補足當初少服的年限。
好比我,當初早退八年。能不能讓我重回海軍,為國家再服務八年?
如果可以,即使讓我遠赴南沙,我也絕無怨言。
二、請盡到照顧退伍軍人的責任
由於軍人必須退伍的年齡不上不下、不高不低,能否安排他們退伍以後轉任其他公職,直到他們年滿65歲?
軍人始終是最忠於國家的一個族群,我們也從來不貪心。
假如能做到以上兩點,我相信所有軍人都會擁護政府目前「多繳、少領、晚退」的年金改革大原則,也願意和「公、教」承擔一樣的刪減比例。
假如不行,請換個角度為我們想一想:如果你是我,會如何看待現今的年金改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