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黃河《兵役教戰守則(下)》2013/8/16
上星期談到給役男父母的忠告,這星期換第二個相關的話題:
給役男的忠告
相信你看過我上個禮拜寫的文章。
假如沒有,請回頭看一看,了解我跟你父母說了什麼。
對你而言,上篇文章的重點只有一項:如果在軍中遇到麻煩,一定要跟父母講清楚說明白。
接著我就要跟你定義什麼是「麻煩」。
記住一個大原則:如果你的待遇和其他役男相同,那就不是麻煩。
管他訓練有多苦、管理有多嚴、三餐有多爛、長官有多凶、生活有多麼不自由……,只要不是針對你一個人而來,那全都算不上麻煩。
所謂麻煩,是你在幹部眼中成了頑劣分子,受到明顯的差別待遇。
再講白了,就是幹部想聯手修理你──除去這個前提,其他所有的一切都不是麻煩。
果真如此,接著我就想問你:為什麼幹部想聯手修理你?
因為你不合群?
意見太多?
服從性不高?
無法達成長官交辦的任務?
發現什麼黑暗面,而你不願意同流合汙?
更或是你自覺是正人君子,別人是邪惡小人,你不屑與他們為伍?
總有什麼原因吧?

試著找出原因,試著改進,想辦法融入軍中那個大環境。
如何融入軍中那個大環境?
說穿了只有一個心態──少說話;一個行動準則:在「指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地點」做「指定的工作」。
不就是這樣嗎?
只要能做到我說的條件,你在軍中就會安安穩穩,沒人會聯手修理你。
有人想聯手修理你,必然是你在什麼地方和別人不同。
也請回頭看一看我先前寫的文章──《談洪仲丘事件》,裡面提到的Uniform。
讓自己在軍中成為一個「不顯眼的人」,這是服兵役應掌握的第一守則。
任何怒氣沖天的時刻,不妨冷靜下來問自己:
如果其他人都做得到,你為什麼做不到?
如果其他人都沒意見,你為什麼有意見?
不要忘記:強出頭勢必付出代價!
當然,人生的某些時刻是應該強出頭,是要有不畏強權、逆流而上,與邪惡抗爭的勇氣。
可是,軍中只是你短暫的過渡,你強出頭的目的是什麼?
實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每次跟親友的小孩談到軍中,我都有這麼一句話:服兵役或許百無是處,但最起碼有一個好處──培養你的忍耐力!
沒錯,忍耐。
忍耐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門課;若能練成,對你的未來必然極有助益。而軍中就是訓練你「忍耐」的最佳場所──實在氣不過、準備跟幹部對拚的時刻,請冷靜想一想這個道理。
如果想不通,決定衝撞軍中體制、挑戰幹部權威,那麼切記三個原則:
一、把事情經過跟父母講清楚說明白。
二、不然就不做,不然就做絕。
三、不要相信軍中申訴體制。
一、把事情經過跟父母講清楚說明白
這麼做的原因與目的,前一週已談過。
不過我要提醒你一個事實:即使父母費盡各種心思、用盡各種力氣、託了各種關係,可能對你也產生不了任何幫助。
原因有很多。
好比說父母找錯了幫忙關說的人,以為他有影響力,其實沒有。
或是關說的人只是虛應故事,沒有盡全力。
更或是部隊駐地太遠(好比說南沙、小金門、烏丘),父母不可能在長官面前「展現實力」。
總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再好的計畫也趕不上變化。
因而最後的關鍵還是落到你頭上。
這就是人生──所有外來的力量都是次要的,真正的關鍵永遠在你自己!
更何況你是役男──已經成年,不是小孩;要懂得獨立、吃苦、打拚,為自己人生負責的道理。
我曾經在朋友的託付下,幫忙他照顧在陸戰隊服兵役的小孩。
據他講,小孩常打電話回家,哭訴在軍中所受的不人道待遇,請父母找人關說,把他調到離家近、不必出操的內勤單位。
聽完朋友的請託,我透過昔日軍中同僚的幫忙,直接找到他服役單位的連長。
透過電話聯繫,我很肯定部隊沒人刻意「修理」他,只是他舒適自在的生活過習慣了,無法忍受軍中嚴格又規律的生活。
了解了實情,我婉言勸告他父母:不必擔心害怕,讓小孩在部隊受點磨練吧!
講這段經歷的目的是什麼?
希望你不是這種「長不大、吃不了苦」的小孩!
二、不然就不做,不然就做絕
在軍中要多多忍耐,這是基於一個前提:沒有幹部想聯手修理你。
真碰上了又該怎麼辦?
那就是本小節的標題:不然就不做,不然就做絕!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洪仲丘。
我在軍中參加過近百次「屆退士官兵檢討會」,很少人會主動發言;實在被逼得站起來講話,十之八、九講的都是「感恩」之類的客套話。
像洪仲丘那樣,在少將旅長面前公然檢舉幹部內務不整,那是何等的氣魄!
說「氣魄」是從士兵的角度;如果換成幹部,那就成了「白目」。
在我漫長的軍旅生涯,像洪仲丘這等氣魄/白目的人是前所未見。
單從這點可知,他不是「逆來順受」的綿羊。
可惜他起了頭,後來卻沒有做絕──繼續抗爭下去。
好比說禁閉出操時體力支持不了,很簡單,就躺在地上說「做不動」。
就是「做不動」,帶操的幹部敢怎麼樣?
動手打他嗎?
或是以「抗命」送他軍法?
憑什麼說他抗命?
「做不動」就是「做不動」,那是能力問題,不是「想不想」的問題。
你看,事情搞到這地步,大家都鬧僵了,後續很難處理是不是?
開頭的時候為什麼不多想一想呢?
不要輕易衝撞軍中那個封閉的體制。
再講完整一點:沒有三兩三,絕不要衝撞軍中那個封閉的體制。
衝撞之前想清楚:你是誰?
一旦起了頭,就不要再當一隻綿羊,要堅持抗爭下去!
三、不要相信軍中申訴體制
洪仲丘事件發生以後,社會響起一片要求軍中「體制改革」的聲浪。
軍中的體制不完備嗎?
錯了,軍中的體制不僅完備,而且過度完備。
舉洪仲丘被關禁閉的例子來做說明。
假如你稍微留意最近媒體的報導,應該知道目前軍中對關禁閉的人員起碼有以下處置:
(一)直屬長官打電話通知他的家人。
(二)士委會召開會議,通過關禁閉的表決。
(三)人評會召開會議,通過關禁閉的表決。
(四)經過國軍「一級」軍醫院的健康檢查,證明身體無恙,可以承受關禁閉的處分。
(五)層層簽核到單位的最高指揮官,所有人都同意關禁閉。
(六)小小的禁閉室竟然裝了十六台監視器。
(七)帶操的幹部必須具備「戒護士」的資格。
我相信還有其他瑣碎的規定,只是我目前不在軍中,無法了解,也不願打聽。因為單單是看到前述七項,曾經身為軍人的我就感覺真是不可思議!
想當年我剛畢業,雖然只是小小的中尉隊長,幾乎是:我說關誰就關誰。
而且我早上九點說關,十點就可以把人送走。
哪有那麼多繁瑣的程序、哪須經過那麼多人的同意?
如今經過三十幾年的演變,相信每出一件大事就修訂或增加幾條規定。
這些規定還不夠「保護」違紀犯錯的被關者嗎?
你認為還應該再加哪幾條規定?
不必了,制度雖是必要,然而是次要的,執行的「人」才是關鍵。
而軍中絕大部分的幹部,經過長期Uniform的洗禮,管他嘴巴上如何講得好聽,骨子裡都討厭意見多的人。
例如洪仲丘公然檢舉幹部內務不整,你認為那群參加會議的長官,好比說旅長、副旅長、政戰主任……,他們如何看待洪仲丘?
小伙子講得好,是我們疏忽,應該好好整頓這群管理幹部?
或是……
這個混帳,竟然敢當眾揭人隱私,有心給我們職業軍人難看?
洪仲丘沒有認清這個殘酷的現實,除了在會議中檢舉幹部內務不整,被關禁閉前還發了五通求救簡訊給旅長;殊不知這些舉動只會讓長官更討厭他,進而讓他被整得更慘!
不要輕易相信軍中的申訴體制。
新兵到軍中報到頭幾天,連上幹部肯定會告訴你一大堆電話號碼,好比說旅部、司令部、國防部的張老師專線電話、各級不當管教的申訴電話;甚至連長、連輔導長、營長、營輔導長、旅長、政戰主任本人的手機號碼也會告訴你。
他們都會說:隨時歡迎大家打電話反應問題。
真歡迎嗎?
以我從軍二十七年的經驗,我從不相信軍中長官的「官樣話」。
講到這就是我對役男的建言。
未來全面推動募兵制,役男不復存在,這篇文章不是白寫了嗎?
不會白寫。
即使沒有役男,這篇文章對軍中低階的官士兵,還是有所助益。
或許在洪仲丘事件的熱頭上,我今天講得重了。實在是愛之深、責之切,請往日同僚多多包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