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寫給渡友》2010/8/20
長久以來,一直想給讀友寫一封公開信,卻又覺得似乎「不是太必要」,因而一拖再拖。
直到最近,大概自己太閒,心態也趨於成熟,這才決定動手。
首先,不管你是誰,抱著什麼心態,感謝你閱讀黃河渡。
其次,希望讀友了解,黃河渡是「好讀」的「子網站」。
好讀由劍輝兄設計、管理,以及經營。
他同時負責黃河渡讀友意見的第一道把關。
也就是,如果你想透過網站寫信給我,第一個看到的將會是劍輝兄。
經過他的篩選,才會將讀友來函轉寄給我。
明白我的言外之意嗎?
假如你來信把我「亂罵一通」,對不起,白忙一場,因為我看不到。
如果是理性的批評,我不單看得到,通常還會回讀友一封信。
只可惜,截至目前為止,那些曾經對黃河渡「嚴詞批評」的人,絕大部分留下的是假的電子郵件信箱。
我想要解釋,也是無法。
希望讀友不管有什麼意見,都可以理性地告訴我,並請留下你正確的電子郵件信箱,不必躲躲藏藏、遮遮掩掩,我不可能對你怎麼樣。
意見不同又如何呢?

相片一:換個角度看事情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成長環境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看法與想法。
要懂得尊重不同的意見。
不要因為和你的看法不一樣,就認為是別人笨、別人傻、別人賤!
當然,我也清楚,黃河渡所有文章都是「站在我的角度」看事情。
換一個角度,可能完全不一樣。
不幸的是,黃河渡是我的網站。
因而這裡的文章,肯定是站在我的角度。
假如我的想法有錯誤,先說一聲對不起。
我不是聖人,黃河渡的文章也不是寫博士論文──字字句句都要有依據,邏輯分析不能有錯誤。
我只能保證:不管寫哪一篇文章,字字句句發自我的內心。
還好,讀友來函「批評」的次數不多,大部分是支持與鼓勵。
對於這些來函,如果指名要我回答什麼問題,我一定會回函。
不過要先說一聲抱歉,我的回函通常是「長話短說」。
而且,很多讀友問的問題我真的沒有回答的立場。
好比說男女感情糾紛,只聽片面之言,如何提供正確的建議? 至於讀友個人感想之類的來函,那麼不管你是誰、說了什麼,基本上我全都不會回函。
這個「基本上」最起碼佔了讀友來函的十之八、九。
原因是這樣:沒問我任何問題,希望我回答什麼呢?
最後,有必要說明自己寫黃河渡的心態。
如今這個社會,每個人做每件事……,不管什麼事,似乎都要和賺錢有關。
如果無關,那就是不務正業、虛耗生命!
就好像學生時代,如果看的書和考試無關,許多人(甚至老師)就認為那是浪費時間。
也因此,許多朋友認為,我寫黃河渡,必定和賺錢脫離不了關係。
事實上呢?
如今黃河渡成立四年多,沒為我帶來一分一毫的收益。
而且,我越來越能接受,這輩子黃河渡都不可能為我帶來分毫收益。
既然和賺錢無關,為什麼要寫黃河渡?
簡單一句話: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我是一個「很有想法」,也「勇於說出想法」的人。
不管什麼事,經歷一陣子,我都會有很多想法。
這些想法我可以藏在心裡。
但是我,自始至終就不是一個喜歡藏私的人。
舉一個例子或許能看出我的習慣。
擔任張騫艦艦長的時候,艦船離靠的技術我練得爐火純青(請參見《我在海軍最得意的事
》)。在確定自己離靠沒問題以後,除了訓練副艦長,還讓三位年輕的值更官輪流練習。
這裡所說的練習,那可是真把車舵的操控權交給他們,而且「絕少」在半途打斷他們的「車舵令」(車舵令是指揮艦船離靠的一連串命令)。
沒有當過海軍的讀友可能不了解──艦長讓部屬進行艦船離靠所代表的意義。
那遠遠大於「把車交給新手,自己坐在旁邊看他開」所擔的風險。
最起碼,在我海軍生涯二十年,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任何一位艦長讓部屬代行「艦船離靠」的工作。
我呢?
我當時的副艦長(梅家樹,如今已官拜少將),代我離靠的次數可能不低於三、四十次。至於其他三位年輕的值更官(兩個少校,一個上尉),每個人應該都不會少於四、五次。
不論前面哪一個數字,可能在中華民國海軍都是絕無僅有。
而且,梅家樹離靠的那三、四十次,我只曾經半途打斷過他一次。
唯一的一次當然和梅家樹聰明、學得快有關,但這至少也證明了我有誨人不倦的精神!
千萬別以為我懶,喜歡命令部屬代我執行艦船離靠的工作。
只有當過艦長的人能夠深刻體會,把艦船離靠的工作交到部屬手中,眼見部屬下達的「車舵令」不是自己心中所想,而又能忍住不出聲干涉,這需要多大的耐性!
再講現實一點,艦船離靠的時候不管是誰在下車舵令,一旦出了意外,責任全在艦長一個人身上。
也就是,不管誰下車舵令,我都要為他負「完全的責任」。
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前途交到部屬手中?
因為想把自己的心得,傳授給他們。
講到這,再把話題拉回。
我是這種人──當自己學會什麼、體驗到什麼,會有一股強烈的欲望,希望把心中的感想傳授給別人。
希望我的經驗能讓你在工作中少花一點力氣,行為上少犯幾個錯誤,思想上改掉一些偏激的想法,進而讓自己活得更愉快──這就是我寫黃河渡的目的。
能夠達成嗎?
那要看你用什麼心態看黃河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