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京、阪、奈自由行5》2013/12/27
大阪旅遊的第一天行程,在參觀完令人失望的黑門市場之後,即將隨著圓月高掛而劃上尾聲。
返回飯店以前,經過大夥的討論同意,我們特別繞道前往「聲名遠播」的一蘭拉麵(相片一)。

相片一:在日本聲名響亮的一蘭拉麵
一蘭在日本的地位有點像台灣的鼎泰豐。
鼎泰豐是台灣小籠包之王,一蘭是日本的拉麵之王。
它是何等的受歡迎呢?
大阪這家一蘭拉麵,居然二十四小時不打烊、全天候營業!
就因為這個原因,今天不管多累、多飽,我們也決心前往一蘭拉麵一償宿願。
走進一蘭,先透過票券機點選想吃的麵種(價格多半在七、八百元);然後拿著票券,在服務生的引導下,每個顧客都被帶領到一個獨立的座位(相片二)。

相片二:全店都是這種標準座,好像監獄探望囚犯的地方
獨立座位的好處(對店家而言),當然是防止顧客聊天。
食客只能面對一個大碗,專心一致地吃麵。
為了滿足每個人不同的喜好,食客坐下以後,首先要在一張表單上圈選自己對拉麵的特別要求。
例如麵的硬度,湯的濃度、辣度等。
圈選完個別的要求,食客再把表單交給服務生,三、五分鐘之內拉麵就送到面前(相片三)。

相片三:嚮往已久的一蘭拉麵
再三、五分鐘就吃完了這碗拉麵。
好吃嗎?
膽敢用這種「不具服務精神」的態度要求食客者,可能不好吃嗎?
一蘭拉麵翻桌率之高、顧客流動之快,保證讓鼎泰豐瞠乎其後。
暖呼呼地吃完一蘭拉麵,也就結束了大阪第一天的行程。
由於對原本期望甚高的黑門市場印象不佳,這天的失望多於驚奇。
第六天 大阪
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參觀「大阪城」,之後再去「四天王寺」。
大阪最具歷史地位,也最值得參觀的景點,就是豐臣秀吉下令興建的大阪城。
它厚實的城牆、寬大的護城河(相片四、五),讓初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片四:看看這護城河有多寬(70至90米)、城牆有多厚實(全長12公里,總計使用近100萬塊花崗岩,是日本最雄壯的城垣)

相片五:白色建築為「六番櫓」,是日本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櫓是「望樓」(監視)的意思,亦可作為防禦用的箭樓
看到相片四和相片五,你應明白大阪城鐵定不是宗教重鎮,而是易守難攻的政治權力中心。
沒錯,大阪城垣內的天守閣(相片六、七、八),氣勢壯魄、美侖美奐,豐臣秀吉就是以這裡為根據地,於西元1590年完成統一日本的大業。

相片六:這是唯一能進入大阪城的橋梁

相片七:天守閣近照

相片八:隔著護城河,遠眺天守閣
做為日本關西重鎮大阪的象徵──天守閣,的確有一種超然的莊嚴,並帶著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
前往大阪旅遊,天守閣是不可不去的景點。
即使那天微雨,打著傘,也值得我在大阪城逗留兩、三個小時。
其實大阪城最大的賣點是賞櫻。
可惜我去的季節不對,只好把這個心願留到下次吧(這個「吧」字的意思是「我也不肯定」)。
離開大阪城,我們接著前往四天王寺。
看到「寺」,你應明白這必定與佛教有關。
是的,四天王寺是日本佛教的發源地,由日本歷史上非常傑出的文化英雄「聖德太子」在西元593年下令所興建(相片九至十二)。

相片九:前方的「石舞台」為從事祭典所用,也是重要文化遺產

相片十:不知這隻龍有多少年的歷史?

相片十一:偶爾會傳出沉重鐘聲的北鐘堂

相片十二:右邊是四天王寺最有名的「五重塔」
它的歷史足足比天閣寺要早了一千年!
參觀完莊嚴肅穆的四天王寺,大夥的肚子又餓了,因為已經過了午餐的時刻。
怎麼老聽我講吃飯呢?
民以食為天嘛。
離開四天王寺,走不到三分鐘的路程,我們瞧見一家坐著七、八位顧客的拉麵店,於是毫不考慮地推門而入。
我點了一碗最貴的拉麵(八百多元),外加煎餃一盤。

相片十三:拉麵和煎餃
拉麵很有特色,因為配菜是豬肚和豬腸(吃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分量還滿多的,毫無腥臊味,也很有嚼勁,難怪價格特別貴。
至於煎餃,對不起,還沒有我自己做的煎餃對味。
不要懷疑,請參考我以前寫的《煎餃》,當時做的成品如相片十四。

相片十四:我親手做的煎餃
和前一張相片的煎餃相比,你認為哪一個好吃?
吃完中飯,我們還能去哪兒呢?
即使不太願意,也不得不重回道頓堀商圈。
由於次日即將返台,大夥利用這最後的時機選購伴手禮。
一整個下午我大約花了七、八千元,戰利品如相片十五。

相片十五:返台前購買的伴手禮
這中間大部分是甜食,都不是我愛吃的。
你看,我全心全意就是念著家人,因為兒子、女兒、老婆都喜歡甜食。
晚餐是旅日期間的最後一餐,大夥都覺得該奢侈一回。
回顧先前的吃喝,即使奈良的晚餐──每人平均約台幣一千兩、三百元,也算得上克勤克儉、精打細算吧?
於是我們就在道頓堀商圈附近找了一家餐廳(相片十六)。

相片十六:這是我們在日本最後的用餐地點
走到店外,探頭瞧見裡面的裝潢與擺設,我心裡就蹦出一句:就是它!
由於時間還早(下午五點左右),所以吧檯看不到一個客人。
「找餐廳看人潮」這一大原則,這時已顧不得了;因為這時間幾乎所有的餐廳都空無一人。
看著菜單上的「相片」,我們點了以下五道菜(相片十七至二十一)。

相片十七:綜合海鮮鍋(一人一份)。你看那隻蝦有多大──反過來推,就應明白這個鍋子有多小

相片十八:綜合烤肉串(四人分享)

相片十九:鐵板烤日本黑牛(兩人一份)

相片二十:魚肉鍋飯(兩人一份)

相片廿一:松茸土瓶蒸(一人一份)
還算豐盛的菜色,雖不至於吃到「撐」,但也足夠飽,外加每人一瓶啤酒,平均消費約三千元。
在此要特別介紹一下「松茸土瓶蒸」。
松茸是日本非常昂貴的野菇類食材,因為到目前為止,它像世界三大美食之一的松露,沒辦法人工培植。
松茸有多貴?
例如相片廿二的三根松茸,賣價高達日幣三萬一千五百元!

相片廿二:京都錦市場販售的松茸
松茸的味道如何──到日本以後,看到它高昂的價格,我心裡一直想試一試。
可惜價錢太貴,我始終沒有嘗試。
直到這最後一天的最後一餐,我才點了八百五十元的松茸土瓶蒸。
等服務生送上桌來,我揭開瓶蓋,撈了好半天才看到兩小片松茸。
夾起來,放入嘴裡細細咬了咬、品了品,也沒什麼獨特的香味嘛!
下次或許吃一整根才能吃出松茸真正的美滋味。
吃完這餐差強人意的日本料理,就正式、完美地為日本行劃上了句點。
第七天 大阪 → 桃園
又是大清早起床(連續幾天,我們已習慣早起),比平常更早的七點出門,轉了兩趟地鐵,在難波站搭乘「南海電鐵」空港特急車,八點十分便來到大阪機場。
過程極其順利,出乎意料地提前了三個小時抵達機場。
甚至連長榮航空公司的櫃檯都還未開始作業。
閒來無事,我四處看了看,發現機場就有宅急便(相片廿三),運送的地點如果在關西(大阪、神戶、京都、奈良),大行李一件只收一千元。

相片廿三:機場宅急便
早知如此,七天前來到機場,我應將大件行李直接交給宅急便託運。
直接送到京都住宿的飯店,如此只須一千元。
結果我自己一路拖著一隻大行李箱,搭火車、轉地鐵,最後寄存在車站的寄物箱──如此也要六百元。
此外,旅遊參觀時行動還受限制,因為最終必須回到車站取行李。
花一千元、輕鬆愉快地空手行,省四百元、麻煩辛苦地拖著一「大件」行李,你認為哪一樣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