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京、阪、奈自由行4》2013/12/20
第四天 京都 → 奈良
三天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知不覺中也就過去了。
我帶了點惋惜離開別號「洛陽」的京都,又帶了點期待前往有「小長安」之稱的奈良。
奈良類似台灣桃園的大溪鎮(我的故鄉),是有點歷史的古樸小鎮。
不過,不管它多有歷史,畢竟是小鎮,著名的觀光景點有限,徒步走一天大約也就看完了。
是,挺悲慘的,又是「徒步」,而且要「一天」(路線如圖一)。

圖一:奈良市的觀光路線
奈良很小,中間沒有轉乘巴士或地鐵的需求,整個參觀過程就是「走」。
這天我們起得很早,比計畫的時間早出門,趕上八點半京都開往奈良的近鐵特急車,九點出頭就到了奈良。
出了奈良近鐵站,再走沒幾十公尺就是奈良公園。
奈良公園以鹿聞名。
那兒的鹿不僅多,而且完全不怕生,見到遊客就走過來討食物吃。
很可惜,我們這年紀對鹿的興趣缺缺,可是滿園的小學生歡歡喜喜地逗著鹿群在玩。
走到一半,累了,我們找了處遠離鹿群的石椅坐下來(討厭鹿嘛),才拿出乾糧,塑膠袋的聲音就將一隻耳尖的鹿給吸引過來(相片一)。

相片一:這隻鹿的耳朵特別尖
瞧見小鹿辛辛苦苦地走了大老遠,我拿出一粒半個拳頭大的麵包遞過去,沒想到牠「噗」地一口就吞下肚子。
一個不夠,又來一個……,再來一個……;接連吃了三個麵包,直到我手中空無一物,牠還意猶未盡地望著我。
餵完小鹿,我們起身前往奈良最著名的景點,擁有一千兩百年悠久歷史,也是世界遺產之一的東大寺。
東大寺的建築沒有使用一根釘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寬57米、深50米、高47.5米,建築風格承襲自唐朝(相片二至四)。

相片二:東大寺大門外一景

相片三: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

相片四:沒使用一根釘子的結構
可惜如今即使在中國,也找不到同等規模的木造建築。
參觀完恢宏壯闊的東大寺,再穿過奈良公園,前往世界遺產之一的春日大社(相片五至七)。

相片五:參拜者供奉的「石燈籠」(整個春日大社恐怕有幾千座)

相片六:春日大社的大門

相片七:廟裡懸吊的燈籠
春日大社位於奈良公園的深處,一路走進去,越走越幽靜,兩旁盡是參拜者供奉、爬滿斑駁青苔的石燈籠(相片五)。如果人煙稀少一點,走著走著,讓人就聯想到《倩女幽魂》的蘭若寺。
雖有點詩情畫意,卻也陰森恐怖。
逛久了、看多了,讓人懷念起繁華的街景。
離開奈良公園之前,順路經過興福寺,看起來普普通通(相片八、九),卻也是世界遺產之一。

相片八:興福寺的東金堂

相片九:興福寺的三重塔
唉,京都和奈良,哪間寺廟不是世界遺產呢?
回到奈良市區,我們優先的工作當然是找適合吃飯的餐廳。
有了京都的經驗,我再也不相信販賣熟食的路邊攤。
幸好奈良不大,繞了幾分鐘,我便瞧見食客進出頻繁的「麵?庵」(相片十),很小的店面,二十幾個座位,卻常常人滿為患。

相片十:到奈良不可錯過的麵?庵
不過我們到的時候過了用餐時間,空位雖不多,但勉強擠了進去。
麵?庵最著名的是咖哩烏龍麵(奈良似乎以烏龍麵聞名)。
我不喜歡咖哩,點了道索價930元的套餐(相片十一)。

相片十一:我點的套餐
這價格在麵?庵算是貴的。
雖然貴了點,卻是很棒的一餐!
炸蝦飯是我所有吃過類似菜的最上品。尤其是白飯和淋在上面的湯汁,芳香可口,令我至今都回味不已。
至於右邊那好大的一粒油豆腐包,猜得到裡面的餡料是什麼嗎?
嘿,竟然是烏龍麵(相片十二)!

相片十二:油豆腐包的餡料是烏龍麵
很有創意的料理,每一樣食材都在水準之上;特別是油豆腐包,其嚼勁之足令我印象深刻!
單單是這一餐,清早起床、趕搭火車、遠赴奈良就不虛此行啦!
飯後只能在奈良有限的商店街閒逛,沒多久就從東走到西,該看的全看了。
這就是古樸的小鎮──奈良。
如果可能,那時應單日來回,晚上搭近鐵特急車返回京都。
這麼做的原因不是為了省錢,而是免去整理行李、推著大皮箱來回奔波的辛勞。
所幸也沒這麼做。當晚大夥閒得發慌,在飯店附近找了家像樣的餐廳,豪氣地點了幾道菜(相片十三至十九)。

相片十三:免費贈送的開胃小菜,以及自費購買的啤酒

相片十四:金黃焦脆的炸雞(兩人一份),每塊雞肉中間都夾了一塊脆脆的軟骨

相片十五:豆味十足的XX豆腐(一人一份,不知正確菜名)

相片十六:野菜鍋(四人份)

相片十七:天婦羅(兩人一份)

相片十八:綜合烤肉串(雞、牛、豬三樣,每人一根;我急著吃,忘了照相,等想起來,只剩下這一樣)

相片十九:酥炸納豆紫蘇(兩人一份,內餡是納豆)
就這幾樣,大夥再各喝一瓶啤酒,平均消費每人三千七百元。
貴嗎?
這家餐廳叫「板焚屋」(相片二十),是我在日本吃得最貴,卻也最可口的一餐。

相片二十:板焚屋(櫥窗有一隻鹿的標本)
中午的麵?庵,晚上的板焚屋,讓我對奈良留下極其深刻,又極其美好的印象。
什麼東大寺、春日大社、奈良公園、興福寺……,算什麼啊?
吃的文化有多重要,由此可見一般。
第五天 奈良 → 大阪
離開奈良的時候也是大清早,搭乘近鐵前往大阪,抵達難波站時還不到九點。
大阪不像京都、奈良那般歷史悠久,為一座現代化城市,是僅次於東京的日本第二大都會區。
造訪大阪,除了年輕人喜愛的環球影城,其次是參觀「道頓堀」、「心齋橋」,以及「黑門市場」所共同構成的商圈。
這商圈類似台北「西門町」、「東區」,以及「南門市場」的綜合體。
早上九點,整個商圈還在沉睡之中(相片二十一)。

相片二十一:運河兩岸不見一個人跡
時間太早,商店沒幾家營業,不得已,我們只好走進麥當勞喝咖啡。
我在日本七天,這就麼唯一的一次,光顧了一家「非日式」餐廳。
而進這家餐廳的目的也不是用餐。
大家慢吞吞地喝完咖啡,再外出四處逛逛、隨便看看,好不容易熬到十一點,感覺肚子餓了,便走入當時正好開門營業的一家日式連鎖餐廳。
沒想到這隨便走入的一家,竟是我在日期間,除去奈良那兩家,排名第三的餐廳。
我點的是八百三十元的「炸海鮮丼」(相片二十二)。

相片二十二:炸海鮮丼
同樣的品質、同樣的價錢,若是在台北,我也會說便宜。
更重要的是好吃!
這家餐廳的名字叫「 天丼???」,位置如圖二(左上角就是餐廳的Logo),地址在「大阪市中央?難波2-1-3」(地鐵難波站25號出口)。

圖二:餐廳位置
有機會到大阪,別忘了光顧這家餐廳。
飽餐一頓,大夥有了體力,捏捏發痠的小腿,再鼓起勇氣出門,逛起大阪著名的道頓堀商圈(相片二十三至二十六)。

相片二十三:大阪商圈醒過來了

相片二十四:餐廳各式各樣有趣的標誌

相片二十五:類似台北南門市場的黑門市場

相片二十六:從白天逛到黃昏
對於逛街,我這年紀的男人會有興趣嗎?
再加上連走幾天路,腳掌隱隱發疼,若非這是第一次來大阪,我早就返回住宿的飯店了。
不過,聽朋友的介紹以及網路推薦,黑門市場是最令我期待之處。
那裡有好多美味又便宜的食物。
很可惜,那天在黑門市場的經驗,我的失望大於期待。
好比說松阪牛肉(相片二十七),一小片切成八小塊,每一塊比麻將牌還要小,竟然就要二千元。

相片二十七:如此就要二千元
假如牛肉的品質好,也算划得來。
可惜品質不佳。
請注意看相片二十七──幾塊牛肉有肥肉,咬在嘴裡還有嚼不爛的牛筋,實在令人失望。
另外像是高價的鮪魚生魚片,幾小片動輒七、八百元,同樣沒有「相對應」的品值。
也許我個人的意見有點武斷,但我對黑門市場沒能留下好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