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黃河《再談電子導航》2009/1/9
半年前寫
《電子導航》
,談的是一次很不愉快的經驗。不過,那次經驗並沒扼殺我對電子導航的興趣。畢竟我是路癡,若不依靠電子導航,除了住家和上班地點附近,很多時候都會迷路。
電子導航是有它的缺點。假如能了解它的缺點,並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仍是很方便的工具。
這篇文章就是我使用電子導航半年的心得。
這半年來我上山下海,遠赴台南高雄,穿越大街小巷;更可貴的,遠征美國旅遊自己開車,也全依賴電子導航。
如今完全證實電子導航的實用性。
在台北商場,目前買得到台灣、大陸、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的電子地圖。
所謂買得到,表示它經過中文化,適合我們使用。
以電子地圖蓬勃發展的速度,相信不久的將來可以買到全世界的地圖。
也就是,如果你熟悉電子導航系統,大約只要花幾千元,就可以自己開車環遊全世界──不吸引人嗎?
即使對環遊世界沒興趣,假如你和我一樣是路癡,又經常開車外出,也衷心地建議你好好研究這篇文章。
硬體
電子導航所需要的硬體,最便宜的搭配如下:
一、車用充電器:如相片一,售價約一、兩百元(以下所指幣別都是新台幣)。
二、調整型支架:如相片二,由於可以調整大小,所以能應用於任何型式的手機或PDA,售價約兩百元。
相片一:車用充電器
相片二:調整型支架
三、具備導航功能的手機:售價隨採購機型、綁約模式而定。相片三是我三個月之前購買的3G手機,綁約兩年,每月最低通話費五百元,打完折扣以後的售價是五千元。
假如你擁有現成的手機或PDA,手機的花費就省了。換言之,只要投資大約三、四百元,就能擁有電子導航系統,不便宜嗎?
前次
《電子導航》
提過,接收信號「忽有忽無」讓人痛恨至極。很令人意外,使用相片三的手機,不必加裝「線型天線」,接收狀況也好極了!
或許是科技進步的結果。反正現今「信號越來越穩」,完全不受氣候或建築物的影響。
三樣硬體結合起來如相片四,重量輕、體積小、易於攜帶,還兼具手機的通話功能。
相片三:具備導航
功能的手機
相片四:整套電子導航系統
軟體
現階段在台灣較出名的有PaPaGO、Tomtom、GARMIN,三套系統我都使用過,各有各的優缺點。
假如只要台灣的電子地圖,購買手機或PDA時都會附贈,還可隨時上網下載最新的電子地圖。
至於大陸與歐美的電子地圖,如果你操作電腦的功力一流,也可透過不同的管道免費取得。
至於我,雖是電腦科學碩士,卻是三十年前的碩士,對現今的科技一竅不通。只好到相關的商店,完全交給專家處理。
軟體的價格可高可低,但看你和店家的交情。
我和店家完全沒有交情,購買「美國+加拿大」的電子地圖,總共花了一千四百元。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全世界的電子地圖都能夠透過網路免費取得。
不過,即使這一天來臨,與其在家裡不斷地嘗試,弄得自己氣得要命,我寧可花錢請專家處理。
學習過程
一、要有耐心
買了硬體,軟體也錄載完成,這時要學習如何使用。
很可惜,上述三套軟體目前不是沒有使用手冊,就是手冊說明得不夠清楚。
正如同買一台先進的手機,一拖拉古的按鍵與功能選項,整本操作手冊看完以後(如果有耐性),你看懂多少了呢?
那些技術專家不了解我們這些門外漢的難處。
所以,對先進裝備操作陌生的朋友,給你一個誠心的建議──找個人教你。
找不到人教,又不是很熟悉,那可怎麼辦?
那就要像我一樣──挪出時間學習,更要有耐性接受不斷嘗試、不斷錯誤,再從錯誤之中學習經驗。
當然,不管你多麼細心、多麼有耐性,難免在學習的過程中改變了系統原始的設定值。這時你除了尋求店家的幫助,別無他途。也因此,選擇的店家最好靠近自家的住處,並且別忘了跟老闆套交情、要電話。
二、習慣系統發送的資訊
相片五:Tomtom系統的畫面
大致了解系統操作的程序,別急著開車到陌生的地方,最好先在熟悉的路段試用一段日子。
試用的目的在習慣「看」螢幕呈現的資料,以及「聽」系統告訴你什麼:
(一)螢幕呈現的資料(如相片五)很多,依據我的經驗,按照重要性的順序,最常看的是以下四項資料:
A、該走的道路(相片五中咖啡色粗線條)。
B、目前位置與「下個轉向點」之間的距離。
C、「下個轉向點」該向哪兒轉(左或右)。
D、目前位置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
不管哪一個系統都會呈現上述四項資料。你要很習慣在「一瞥」之間就正確讀出,如此才能從容不迫地開車。
(二)先進的系統比較人性,只適度地告訴駕駛想要「聽」的資料。有的系統廢話連篇,好像車上裝了一隻呱噪的鸚鵡。
要習慣聽系統告訴你的訊息,並了解它所代表的意義。聽多了必然會熟悉它的運作邏輯,知道它笨在什麼地方,什麼訊息又值得信賴。
到美國以前,我很好奇系統會怎麼講美國的路名?
例如「Johnson Street右轉」,系統會怎麼說呢?
等到了美國,才發現系統很聰明,它從不講「路名」,只說左、右轉,也會事先警示。例如「前面七百公尺準備右轉,右轉後請靠左」,「前面三百公尺準備左轉,左轉後請靠左」……,總之,路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轉向、轉向以後怎麼走,以及目前位置和轉向點之間的距離。
注意事項
使用電子導航系統半年以來,我有多次刻骨銘心的經驗。綜合這些經驗,得到以下四個注意事項:
一、都會區使用「地址」輸入的目的地,是最正確,也最值得信賴的目的地。至於郊區……,尤其是「搜索」「景點」得到的郊區,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你永遠搞不清楚系統帶你走的是省道、縣道、產業道路、石子路,或甚至幾年都沒人走的荒廢道路。
二、開車前往有名的風景區,沿途一定有「路標」,這時要以「路標」為主,系統為輔。不要傻乎乎地聽從系統導引,有時候會把你導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
三、主要道路自己決定,臨近目的地的小路再依靠系統:例如從台北到新竹市城隍廟,自己決定走北一高、北二高,或是省道;等到進入新竹市區,再聽從系統的導航建議。
相片六:PaPaGO系統的畫面
沒錯,系統可以規劃自己要走的道路。只可惜在我眼裡,那全屬於「高難度」動作。
四、使用電子導航最令我困擾的,是高速行駛的時候走到兩條以上的岔路,剎那間要決定正確的走向。想要避免這個煩惱,一是事先研究系統規劃的路徑(例如一號道路向南,接二號道路向東,再接三號道路向北……),二是購買「指示夠清楚」的系統。
相片六是PaPaGO的畫面,顯然比相片五詳細很多。
然而,資料多不見得就是好。真正該問的是:我們到底需要什麼資料?
只要提供需要的資料,其餘全是廢話,反而會分散駕駛的注意力。
還有更詳細的系統,到了岔路會出現立體示意圖(相片七)。
相片七:岔路會出現「立體圖」
沒錯,今天的電子導航系統仍存在某些缺點,但是可以肯定的,相關技術日新月異,不久的將來必能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黃河渡
網購黃河的書
|
首頁
|
寫給渡友
黃河的人
|
黃河說自己
|
什麼是好的小說
黃河的實體書
|
獵殺紀壯艦
|
甲午再起
|
誰綁架了總裁
|
死了一個少將
|
古墓情魂
|
牛郎的女人
|
月光光
|
梅蝶
|
黃河給青年的信
|
黃河話半百
|
黃河談禮教
|
黃河來時路
|
背著書包的猴子
|
熱石行動
黃河的話 2017
|
從幻象打撈看獵雷
|
國軍是小英最大靠山?
|
海軍敗類
|
寫給民進黨
|
統、獨
|
打不過就加入
|
期望值
|
參謀總長的海軍歲月
|
寫給台獨人士
|
好人
|
文明與野蠻
|
印度獨立
|
塞翁失馬
|
中國大戰略
|
因為在乎,才可能擁有
|
不高興,就說出來
|
烤鴨
|
口吐蓮花
|
因小失大
|
只知有己
|
力分勢弱
|
昔不如今
|
受眾
|
鴻
|
電腦病毒
|
學習
|
台獨的終點
|
臣服
|
能指望美國?
|
多讀書
|
治大國若烹小鮮
|
英國人
|
戰爭
|
爬山
|
名畫的控訴
|
小白球
|
有效行動
|
寫給退伍軍人
|
我對中共的期許
|
細說軍人終身俸
|
我看兩岸
|
為年金改革進一言
|
方法
|
當局者迷
|
紅眼病
|
我看年金改革
|
白頭偕老
|
關鍵在錢
|
政策改革之後呢?
|
引導與要求
黃河的話 2016
|
二O一七新年願望
|
再談兒女的教育
|
人生=選擇+個性
|
臭皮囊
|
牙齒
|
對症下藥
|
另一個角度
|
麻將政治學
|
兵棋推演
|
各取所需
|
人各有思
|
文化
|
盡如人意?
|
向前看
|
澳門行
|
情這條路
|
九三大遊行
|
大溪運動會
|
你幸福嗎?
|
可恨之人
|
我看民進黨
|
何苦自尋煩惱
|
你懂年輕人?
|
媒體生態
|
該放下就放下
|
誤射事件之落幕
|
我反對死刑
|
海軍誤射雄三事件
|
防衛有界
|
為海軍喝采!
|
以點擊面
|
打蛇打七寸
|
靈機應變
與堅守原則
|
左營軍區故事館
|
跨出第一步
|
我支持澎湖博弈
|
澎湖
|
西式炒麵
|
活得精采
|
健忘症
|
照顧,請從
身邊的人做起
|
西藏
|
A.I. 危機
|
電(下)
|
電(上)
|
為退伍軍人講幾句話
|
日本人的實用主義
|
相對論(下)
|
相對論(上)
|
西式烤雞
|
海軍軍樂隊
|
天下第一麵
|
嵐山行
|
賞楓
|
十週年感言
黃河的話 2015
|
羅輯思維
|
偉人背後的陰影
|
行軍
|
閱兵
|
海官校慶
|
今非昔比
|
少生氣
|
養老院
|
矮子矮
|
我不知道
|
庸眾的迫害
|
集體盲目
|
住院開刀
|
生病
|
評現今世況
|
疾病與權力
|
一生就做一件事
|
海軍與抗戰
|
問題少年的背後
|
貨幣戰爭
|
勇於行動、珍惜擁有
|
情趣
|
愛
|
家
|
選擇權
|
可憐之人
|
九命怪貓
|
從根拔起
|
不可承受之重
|
養生薑汁
|
誠實無價
|
改革與阻力
|
少喝酒
|
匹配
|
滅蚊大戰 Part 2
|
人獸鬥
|
愛情有價
|
從阿帕契事件
談同理心
|
從發言權談基礎教育
|
滅蚊大戰
|
黃河講甲午
|
我看柯P
|
第三帝國的興亡
|
人民是智慧的?
|
熱情
|
失戀
|
跨年看日出
|
德國軍人(下)
|
德國軍人(上)
|
食安(下)
|
食安(中)
|
食安(上)
|
創業維艱(下)
黃河的話 2014
|
創業維艱(上)
|
胡麻醬麵
|
紅燒雞
|
冥冥之中
|
企業文化
|
快刀斬亂麻
|
推理三部曲
|
優勢的陷阱
|
捨,得
|
《獵殺紀壯艦》出版序
|
實體書上架
|
往事如煙
|
面子
|
做自己
|
內鬥內行的中國人
|
低頭族
|
推拿
|
人貴自知
|
凡事少求人
|
轉念之間
|
化繁為簡
|
慎獨
|
習慣孤獨
|
甲午戰爭紀念策展
|
由果論因
|
數字會說話
|
選賢與能
|
一以貫之
|
密室謀殺案
|
重要場合不玩新把戲
|
連珠炮
|
選擇面對
|
速食文化
|
反核與節能
|
魚片粥
|
狗改不了吃屎
|
榮譽感
|
珍惜擁有
|
女人為何長壽?
|
寫給太陽花學運
的青年朋友
|
我看服貿1
|
我看服貿2
|
我看服貿3
|
文革在台灣
|
慢活
|
以客為尊
|
論析北洋水師
的負面評議
|
妖魔化
|
打靶
|
行有餘力、動有餘地
|
凡事不要太篤定
|
橙汁排骨
|
馬年心願
|
甲午海戰史
|
為北洋水師討公道
|
從嚮往到唾棄
|
京、阪、奈自由行7
|
京、阪、奈自由行6
黃河的話 2013
|
京、阪、奈自由行5
|
京、阪、奈自由行4
|
京、阪、奈自由行3
|
京、阪、奈自由行2
|
京、阪、奈自由行1
|
記憶
|
肝膽排石法
|
我的三大致命傷
|
蛇
|
芒果
|
教學相長
|
三明治世代(下)
|
三明治世代(上)
|
再遊新加坡(下)
|
誰是誰非
|
再遊新加坡(上)
|
給馬總統掌聲
|
夢
|
奸巧當道
|
寫給軍中的決策長官
|
寫給軍中的管理幹部
|
兵役教戰守則(下)
|
兵役教戰守則(上)
|
差別待遇
|
談洪仲丘事件
|
台灣大哥大──
我的切膚之痛
|
不如歸去
|
德國小鎮
|
野心
|
寬恕
|
財富與快樂
|
財富
|
自信
|
終生伴侶
|
該斷則斷
|
權力讓人腐化
|
夢想
|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
左耳進,右耳出
|
中國人好賭?
|
死亡
|
智力測驗
|
再談知識分子
|
知識分子
|
成敗論英雄
|
轉變
|
海南島(下)
|
海南島(中)
|
海南島(上)
|
沉淪的惡島
|
以色列(下)
|
以色列(中)
|
以色列(上)
|
世界的最後一晚
|
我的夢
黃河的話 2012
|
印度(下)
|
印度(上)
|
誰的錯?
|
錢的價值
|
責任心
|
酒駕
|
客觀
|
嘴巴甜
|
分寸
|
千變萬化的中國菜
|
男人情長,女人情深
|
慎選朋友(下)
|
立場
|
慎選朋友(中)
|
慎選朋友(上)
|
助人為快樂之本
|
追求成功(下)
|
追求成功(上)
|
順勢而為
|
輕重緩急
|
張鳳強事件檢討
|
用心
|
念力
|
寫給七十歲的我
|
感恩
|
另類得獎
|
犯傻
|
法律是冰冷的刀鋒
|
主帥不站第一線
|
是可忍,孰不可忍
|
讓靈魂跟得上
|
給新手父母的建言
|
炸什錦
|
男人學做菜
|
原來如此
|
聽得懂
|
電子書
|
廿五加一?
|
修生(下)
|
修生(上)
|
我是老大
|
訓練狗狗便便
|
台灣賞櫻
|
向雷震致敬
|
職棒(下)
|
職棒(上)
|
股海心法(下)
|
股海心法(中)
|
股海心法(上)
|
創作的靈感
|
管理之鐵的紀律
|
二○一二新年願望
黃河的話 2011
|
總統大選
|
人要衣裝
|
認命之後呢?
|
五十知天命
|
專注
|
平民松露炒蛋
|
松露(下)
|
松露(上)
|
黃河講課
|
如何選對行?
|
不要選錯行
|
守時
|
我很幸福
|
購屋指南(下)
|
購屋指南(上)
|
人生沒有一定
|
對與錯
|
信仰
|
都會狗
|
海釣(下)
|
海釣(上)
|
樂觀與悲觀
|
新手學做菜(四)
|
新手學做菜(三)
|
新手學做菜(二)
|
新手學做菜(一)
|
百口莫辯
|
盡人事
|
退休(下)
|
退休(上)
|
親子關係(四)
|
親子關係(三)
|
親子關係(二)
|
親子關係(一)
|
品牌效應
|
從狗看人
|
放對位置
|
蔬果汁
|
聆聽
|
朋友
|
成功者的絆腳石
|
中式連鎖餐飲
|
夏威夷
|
中國風(下)
|
中國風(上)
|
捷克(下)
|
捷克(中)
|
捷克(上)
|
新年聽故事
|
敦睦遠航(下)
|
敦睦遠航(中)
|
敦睦遠航(上)
黃河的話 2010
|
選擇什麼樣的行業?
|
補教生涯
|
失去誠信之後呢?
|
夫妻相處之道
|
從兩韓看兩岸
|
台北花博
|
做絕與做全
|
老闆喜愛的部屬
|
坐井觀天
|
最高尚的文明境界
|
文明與法律(下)
|
文明與法律(上)
|
再談文明人
|
文明人
|
選錯行
|
統/獨
|
文化大革命
|
男女大不同
|
作媒
|
寫給渡友
|
上海世博
|
搶火車
|
境隨心生
|
理智與感情
|
拒絕的藝術
|
基層民代
|
服務業
|
幸福人生的兩大法則
|
擁有即是被擁有
|
常想一二
|
兒女應學的四堂課
|
饒了孩子吧
|
梅乾扣肉
|
假如我是故宮
|
紅燒獅子頭
|
偉大的商人
|
好心變惡果(四)
|
好心變惡果(三)
|
好心變惡果(二)
|
好心變惡果(一)
|
希望不是最後
|
一葉蔽目
|
走出文創的路(下)
|
走出文創的路(上)
|
文創
|
我看馬英九
|
年夜飯
|
書法
|
煙燻圓鱈
|
禍不單行
|
先破後立
|
過猶不及
|
度量衡
黃河的話 2009
|
小費
|
奧地利(二)
|
梅蝶自序
|
奧地利(一)
|
寫給我兒我女
|
簡單就是美
|
黃河的聲音
|
生活
|
英倫行(三)
|
英倫行(二)
|
英倫行(一)
|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就崩潰
|
煎餃
|
武嚇台灣自序
|
吳念真跟他的師傅
|
不要測試人性
|
仇恨
|
養狗七要
|
假作真時真亦假
|
植樹記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偷天換日自序
|
扮好自己的角色
|
騎馬
|
翻譯生涯
|
絲路
|
模範狗
|
求職教戰手則
|
牛排
|
團圓鍋
|
牛肉
|
死了一個少將自序
|
安身立命
|
好人與壞人
|
新手學開車
|
成功者的特質
|
王守仁(二)
|
王守仁(一)
|
《金錢遊戲》自序
|
我的一天
|
天才之死
|
放下才能解脫
|
好方法
|
鬥爭的原則
|
《背叛者》自序
|
共好
|
距離美
|
希望
|
生菜酪梨卷
|
賭城
|
再談電子導航
|
中國旅遊的詬病
黃河的話 2008
|
2009新年願望
|
奶油菠菜
|
減肥餐
|
烏魚三吃
|
紅燒草魚
|
西裝
|
《最後一擊》自序
|
我的葬禮
|
新加坡
|
掌握現在
|
軍旅生涯廿七年(六)
|
軍旅生涯廿七年(五)
|
軍旅生涯廿七年(四)
|
軍旅生涯廿七年(三)
|
《失速的真相》自序
|
軍旅生涯廿七年(二)
|
軍旅生涯廿七年(一)
|
善用制度管理
|
我的繪畫生涯
|
高中聯考
|
雪菜毛豆
|
《誰殺了總統》自序
|
酸菜筍絲
|
絕不做美國人
|
尊重不同意見
|
生死一瞬間
|
華人的香格里拉
|
《狗仔人生》自序
|
島國島民
|
芋泥雞絲粥
|
賞櫻
|
希望我再十八歲
|
放下心中的藍綠
|
老二哲學
|
《希望在明天》自序
|
先知先覺
|
懷石料理
|
電子導航
|
泡湯
|
《蒼煙鎖海》自序
|
奈米能量貼布
|
癮
|
回鍋肉
|
淑女與紳士(下)
|
一錯再錯的李昌鈺
|
淑女與紳士(中)
|
淑女與紳士(上)
|
日本行有感
|
《風塵三俠》自序
|
樂觀
|
手段和目的同樣重要
|
櫻花精神
|
人生要立大志?
黃河的話 2007
|
人無誠信就是畜牲
|
我的留學路(下)
|
《白手套》自序
|
我的留學路(上)
|
強者的悲哀
|
三歲看到大?
|
釣魚和海軍
|
育才與選才
|
服務業的成功之道
|
小聰明和大智慧
|
外地用餐要訣
|
我的大學夢
|
《牛郎的女人》自序
|
兒女的教育 (下)
|
兒女的教育 (上)
|
讓自己快樂
是一種責任
|
我的棒球夢
|
烤鮭魚頭
|
愛狗夢樂園
|
熊貓的聯想
|
熊熊的憂鬱症
|
台灣年輕人的未來
|
布拉格的名人墓園
|
感情少一點
|
我在海軍最得意的事
|
我和棋藝絕緣
|
不要計較太多
|
英文和我
|
《玉蠱情》自序
|
分手的藝術
|
我是作弊高手
|
什麼是民主?
|
習慣孤獨
|
誰是你的人生導師?
|
個性決定命運
|
給女人的一點建言
|
相敬如賓
|
摩西是神棍
|
快樂在自己心裡
|
物質的誘惑
|
官斷十條路
|
執著或憨傻
|
人生的三大資源
|
領導首在做人
|
《月光光》自序
|
如何提升員工的
工作熱誠
|
輕手輕腳,細聲細語
|
先處理心情,
再處理事情
|
中國人好聰明啊!
|
新年的願望
|
黃河渡週年感言
|
《獵殺紀壯艦》自序
黃河的話 2006
|
美麗的香格里拉?
|
明白自己的優點,
了解自己的缺點
|
讀書人的福音
|
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
Jack & Rose
|
領導統御要訣
|
如何領導部屬
|
領導人的基本條件
|
領導統御概論
|
根有多深,樹有多高
|
不要有貪念
|
突破逆境的方法
|
嫁什麼樣的男人
|
娶什麼樣的女人
|
談愛情
|
談吐應對入門
|
我看宗教
|
人生如戲
|
為什麼沒有偏財運?
|
黃河在上海
|
四神湯
|
蒸蛋
|
螞蟻或綿羊
|
芒果西米露
|
蝦絲煲
|
用餐禮儀入門
|
凡事從心裡做起
|
日本人為什麼成功?
|
川味牛肉麵
|
中國人為什麼
缺乏創造力
|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
|
逆境,一定要突破
|
令人失望的張家界
|
什麼是愛
|
豪華遊輪之旅
|
知、知時、知人
|
什麼是天才
|
為什麼有人把官位
做小了?
|
辯論和我
|
一本精采的小說
《狼.圖騰》
|
球繞著球旋轉的
奇妙宇宙
|
紅酒入門
|
談酒
|
我對海軍最深刻的印象
|
誰怕誰的哲學
|
我的同學自殺了
|
我看雲門
|
說狗
|
豬頭皮的故事
|
我所嚮往的人生
|
三一九槍擊案
可能的真相
|
我們生活得太沉重了
|
澳大利亞驚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