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談洪仲丘事件》2013/7/26
七月二十日早上,我坐在電視機前,看到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動「公民教召」活動,近萬人身穿白衣將國防部團團圍住,國防部副部長在活動主持人的要求下當眾鞠躬道歉──看到這畫面,乍然間我鼻根深處一酸、兩眼一陣模糊。

相片一:楊副部長鞠躬向群眾道歉
曾經身為職業軍人的我,深深為此而感到差恥、痛心、悲哀、難過!
曾幾何時軍人成了過街老鼠?
曾幾何時國防部成了全民公敵?
看到洶湧的人群包圍國防部,而且越聚越多──從原本十點左右,媒體推估的「近萬人」,到後來正午的「接近三萬人」,我不知曾經身為職業軍人的同袍,你們看了這畫面心裡有什麼感受?

相片二:包圍國防部的人群越聚越多
洪仲丘事件發生以來我持續關注媒體的報導,在了解事件的概略經過以後,內心感觸良多。
首先我想奉勸軍中袍澤,往日那個「封閉、為所欲為」的軍隊已成了歷史。
回想二、三十年前我剛從官校畢業,洪仲丘事件算什麼?
別說是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根本連媒體的版面都上不了。
家屬除了摸摸鼻子、流幾滴淚,又能如何?
可是今天呢?
看看最近這段日子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陸軍六軍團二六九旅那幾個混蛋,澈澈底底毀了國軍的形象、丟盡軍人的顏面!
說他們是軍人之恥一點也不為過。
看到這些演變,軍中袍澤應該從內心澈底覺悟,並且從制度面澈底檢討!
我不同意某些長官對這事件的批評──由於士官不調動,日久成了單位的山大王,這才導致洪仲丘事件發生。
這麼說起來,好像軍官是無辜的。
軍官怎麼可能無辜?
「兵隨將轉」的道理大家都懂吧?
舉一個例子。
由於身受其害,我極其痛恨打罵式教育。因而在海軍服務期間,只要我能左右,絕不允許單位裡面存在打罵式管理。低階時我不敢講,等我接任副艦長、兩任艦長,總共六年半的時間,在我的要求下,單位裡面從未出現「不當管理」,也從未發生逃亡事件,更不曾有人「意外」死亡。
管他什麼死亡都沒有,甚至連嚴重一點的傷害也不曾發生。
不信的話,可以問一問往日和我在成功艦、永嘉艦、張騫艦共事的同仁,以上所言可否有一句不真?
可是,同樣的那三艘船、同樣的那六、七百位同事,如果「主官」個人言行粗暴,試試看「上行下效」的結果會如何!
別忘了「兵隨將轉」的道理。
沒有軍官的默許,士官可能成為山大王?
別說是「默許」,以我對陸軍的認識,許多軍官根本是鼓勵這種事。
特別是對洪仲丘這種「自以為是、意見特多」的義務役士兵,不給他一點下馬威如何顯示陸軍的軍威?
希望洪仲丘的死能夠給軍中同仁重大警惕,尤其是那些擔任主官的長官,要清楚一個單位的氣氛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中。
不要把責任推給底下的士官!
其次,我想對正在服兵役,或即將要服兵役的後輩說一句忠告:不要標新立異!
所謂「標新立異」就是「和別人不同」。
你們只是軍中短暫的過客,肯定不了解軍中文化。
因為不了解軍中文化,很多事情在你們眼中是不合理、不仁道、沒效率、浪費生命。然而如果換個立場──你成長於軍中,而且一待十幾二十年,可能會有不同的認知。
例如軍人穿的衣服叫「制服」,知道什麼是制服嗎?
制服的英文是「uniform」──看得懂這句英文吧?
Uniform是「單一型式」。
「單一型式」就是軍中的核心文化──所有訓練、教育、管理,都在消滅「個人主義」,試圖把大家最後搞得「一模一樣」。
例如相片三,所有戰士都一模一樣──那就是軍中訓練最完美的境界。

相片三:看得到一個「不一樣」的戰士嗎?
唯有一模一樣戰時才能唯命是從、團結一致、發揮戰鬥力。
否則你想這樣、我想這樣、他想那樣……,別說是團結對外打仗,可能自己人就先打成一團!
所以到軍中以後你會發現,軍人不單是髮型、穿著、內務、使用的物品、平常的站姿、吃飯的坐姿……,所有「外型」都要求一模一樣,甚至「思想」也期望透過政治教育達成統一的目標。
長期在軍中成長的幹部都了解uniform的必要,並尊重它的價值。
至於洪仲丘呢?
依據媒體報導,退伍前的檢討會,他居然當著旅長的面檢討連上士官長──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很敢講話,意見也很多。
標新立異的首要徵候就是意見多。
我不難想像平常他「異於常人」的言行。
也因為如此,他在軍中「突出」了自己,進而讓自己成為長官眼中的「標靶」。
陸軍有一句名言(這句話我在陸官受訓時聽過無數次):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明白這句話的含意嗎?
笨一點沒關係,懶一點也沒關係,但不要看不清「場合」,在不該講話的時候亂講話。
不要有意見,融入大環境,讓自己成為一個「不顯眼的人」──這是我對所有即將服兵役,或正在服兵役同仁的建言。
可是,如果遇到極其不合理的事情呢?
這問題很難精確回答,我只能給你兩個大原則:
一、不然就「不做」,不然就「做絕」。
二、不要相信軍中的申訴體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