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首頁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趙之楚《肉食者鄙(上)》2014/11/14

  《左傳》書中有一句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孟子》書中有一句話:「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人很難逃脫「宿命」的擺佈:「饑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欲。」
  甚麼是「宿命」,就是與生命同在,一直住宿在生命中的眾多「因子」之一,是另一種DNA,所以難以擺脫…
  飽暖思淫的這個淫字,是泛指一切過分、或不當的行為。字書上說:「淫:過分、過多、迷惑…」等義:譬如:淫雨霏霏、富貴不能淫、驕奢淫逸…
  凡是超越了禮法的行為,都可說是淫。亂發牌氣,作威作福,就稱之為「淫威」;揮霍無度,一置千金,就說是「驕奢淫逸」。
  人,一富就驕,一驕必敗。這就是人這種動物的「宿命」。能持盈保泰的人,少之又少。官二代、富二代之所以惹人厭,其理在此。所以「富貴不淫」才是大丈夫!
  富貴生活過久了,自然就會驕奢淫逸了。一旦驕奢淫逸了,就很難自拔了。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也是一種「宿命因子」。
        ***
  「肉食者鄙」不是說「素食者」或「無肉可食」的無產階級就高明,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專政」,專政之後就貪污,不腐敗,就不鄙;也不是說,肉食者是沒有念過書,沒有上過大學,沒有85─115的IQ Scores的人;肉食者,是指居高位,當大官的人。
  大官絕對不是「大人物」,甚至根本不是人物…
  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有些大事,與大官是相連的,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譬如毛澤東要實行「共產主義」,美國的主政者,要實行「資本主義」,鄧小平要推行「改革開放」,不做大官,不在其位就無法完成…
  也有許多與大官無關的大事,譬如慈善事業,科學發明,學術研究…
  《左傳》書中說的「肉食者鄙」,是指久居高位的一族,通常都是「尸位素餐」的「無能無德」之輩。這樣的大官通常都沒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情懷,也缺少創業、革新的意志,更沒有放眼天下的大志與雄才,一心只知打著謀私利的小算盤…
  說「肉食者鄙」之前,想說一句:談論英雄時,千萬莫忘了英雄背後的人:
        ***
  「肉食者鄙」這句話是春秋時代魯國人曹劌說的,能說這句話並沒有甚麼了不起,現今看不起政府官員,視政府官員為「尸位素餐」的肉食者的人多的是。譬如各電視台的「名嘴」。
  政府官員有沒有曹劌那樣的智慧並不重要,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一向是「仁者宜在高位」,一向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居領導地位的人,要的是像魯莊公那樣能聽進曹劌的話,並有言聽計從的心胸,才是真英雄,才真的是了不起的政治人物!像葉劍英一心護著鄧小平,任由他「摸著石頭過河」。
  魯莊公,姓姬,名同,是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第十六任國君。(前693年─前662年)。魯國就是孔子的父母之邦,現今稱之為祖國。這一次戰爭的勝利,讓魯國安定了幾十年,史稱「長勺之戰」。長勺之戰能夠得勝,靠的是魯莊公的知人善任,與曹劌的兵學智慧。
  曹劌的戰爭觀是:惠(政府要使人民受惠)、信(人民信任政府)、情(公正無私、不貪污)。這三點都做到了,方可一戰。注重的不是核武、不是飛彈、不是先進武器。越戰失敗、伊拉克之戰不知如何善其後、阿富汗欲罷不能、現今英美聯軍以最先進的武器,對付ISIS仍是一籌莫展就是證明…
  鄙常與卑連用,就是卑鄙;鄙也常與吝連用,就是鄙吝;吝與嗇都有小氣(器)之義…
  小器:孔子說:「管仲之器小哉!」
  孔子曾三翻兩次的讚美管仲:
  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這是對「民族英雄」的頌讚之詞。
  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前三句是對偉大政治家,以非戰爭的和平手段,完成了安邦定國大業的頌讚;後兩句則是對其道德的推崇。
  在孔子心目中,歷史(孔子以前的歷史)上只有三個「仁人」(微子、箕子、比干),一個如其仁(算是一個仁者),就是管仲,可見他對管仲的謀略、功業、道德都是認同的,是讚賞的。但還是要說他「小器」!就是因為管仲沒有「天下之志」。
  今天趙之楚說「肉食者鄙」,不是歧視誰,因為趙之楚自己就是個「無肉不飽」的「肉食鄙者」,趙之楚之所以重提此語,是寓有「恨鐵不成鋼」的殷切期盼之義。
        ***
  「你說,」剛放下咖啡杯,還沒有落坐,通常就是在這時候,Dick就會提出當天他想談的主題:「中國古時的食客,我說的是戰國時代四君子的門下食客,與現今的智庫、智囊之士,有沒有異同?」
  「……」趙之楚沒有立即作答,一面移動坐椅,一面搜集記憶體內,儲存十分有限的存檔資料,進行拼比…
  「有同,也有不同,你是這麼想的吧?」Dick楊揣度趙之楚的心思說。
  「你也是這麼想的吧?」趙之楚說:「都是被人豢養的,都是龍蛇雜處的,這是相同的。不同的,你說吧。」
  「還有三點相同,都是雞鳴狗之徒多,長鋏歸來之士少,而且大多數沒得到重用,也沒發揮出應有的,或預期的功能。」Dick楊說:「不同的是,食客是王公貴族所豢養,智庫之士則是政黨、企業、財團所豢養。」
  「自古,不論中外,」趙之楚說:「都是官商勾結…」
  「互利互惠。」Dick楊說:「吃誰家的飯,挑誰家的擔子。」
  「你是厚道人,」趙之楚說:「其實是狼狽為奸!」
  「有差別?」
  「互利互惠,彼此雙贏,還不致傷人…」
  「譬如?」DICK楊要借趙之楚的口說他自己想說的話。
  「販賣有害食品,販賣假葯,製造戰爭等手段以謀利。」
  「吃誰家的飯,看誰家的門…」Dick楊說:「謀士,智囊,各為其主,也是通理。」
  「養狗?養士?」趙之楚問:「士是狗?」
  「雖不中,不遠矣。」Dick楊說:「你沒聽說『狗奴才』嗎?」
  「門客中還真有雞鳴狗盜之徒,而且還立了救主的大功!」趙之楚說:「養一個沒有品的士,還不如養一條狗…」
  養士、養門客除了財富之外,最重要的,還要有能容人的氣度:
  馮諼帶著長鋏(長劍)投到孟嘗君田文門下,面試時,一問三不會,孟嘗君將他列為三級門客收養。
  沒過幾天,吃了三天飽飯,馮諼靜觀眾食客中,多半都是一些「不過爾爾」之士,有些覺得委屈的,敲著長劍唱道:「長鋏歸來兮,食無魚(應該是包括肉在內)。」門人憤憤不平的報告孟嘗君…
  「給他魚吃吧。」孟嘗君對打小報告的人說。
  又過了幾天,馮諼仍覺得自己受委屈了…
  又敲著長劍唱道:「長鋏歸來兮,出無車。」
  「給他一輛座車吧。」孟嘗君就叫人給他車坐。
  有像孟嘗君這樣富可敵國之財的富人不少,有他這種容人氣度的人,就太少了!
  現今的智庫之士中,有馮諼之才者很多,如今豢養門人、食客、智囊之士的主人(政黨、大財團、大企業家、軍火商),而有孟嘗君之德、之量的人就少了。
  明主、賢才兩不相遇,是時代的不幸,是人民的悲哀,是文化的災難…
  小人道長之世,並不是沒有君子,而是君子不被重用。君子之才不被重用,一是沒有遇到賞識的人,二是當代根本就沒有能賞識其才的人。現今這樣的民主制度之下,超時代的才智之士,不屑做為自己造勢、拉選票的事,所以出不了頭,不可能當選…
  民主時代,說穿了就是一個「巧言令色」之徒當道的時代。這也不能全怪巧言令色之徒,怪只怪人人愛聽好話、人人都喜被奉承、都喜歡不能充饑的畫餅…巧言令色的政客,只是投其所好而已。
  幾句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就把選票給了他們…
  未能遠謀,也就算了,最起碼的「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教訓,難道也學不會?看看伊拉克的教訓:
  發動戰爭容易,派幾架飛機、戰鑑,一轟一炸,一堆死傷,送幾千、幾萬面國旗到陣亡士兵的家中。這一頁就算翻過去了。以為殺了薩達姆胡森,將他的銅像拉倒,就大功告成了,結是這樣的嗎?以為一轟炸,一砲擊,就能擺平一切:真的是擺平了?還是搞亂了?



  中國人常說:「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
  伊拉克戰爭還沒有結束,怎麼就忘了慘痛的教訓呢?又想打敘利亞呢?又想插手烏克蘭呢?
  老子說:「戰勝以喪禮處之。」西方的智庫之士,懂這道理嗎?陣亡官兵遺屬的悲痛,是一面國旗就能撫平的嗎?伊拉克的遺孤怎麼善後?打著解放的旗號,將別人的國家摧毀了,該不該幫人家重建?能一走了之嗎?不走,又怎辦?
  新聞評論員,智庫的邊緣人,遇事喜歡扣一頂大帽子,表示自己有學問,唬得人不敢與之爭辯。譬如:有評論員說:西方人不了解蘇俄文化,所以看不懂普京,不了解普京,其所以處處吃癟,受制於普京,就是對蘇俄文化缺乏認識。
  西方人沒有看清普京,就像當初沒有看清伊拉克、阿富汗、烏克蘭一樣,都是單純的事實,與對文化的了解或不了解並無關係。只是缺乏「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普通常識。
  西方人發動了無數戰爭,不停的干涉他國內政,對那一國,那一地區的文化有了解?有一知半解的認識?
  西方人對自己信奉的宗教,又有多少了解?他們的行為,合乎他們信奉的教義嗎?
  普京就是普京,他不是戈巴契夫,也不是葉爾欽;他們三個人,都是如假包換的蘇俄人,是三個不同的個人,都是喝俄國文化奶水長大,但與俄國文化的關係不大。如果普京代表的是俄國文化,那戈巴契夫與葉爾欽又代表甚麼?
  就像毛澤東是毛澤東,周恩來是周恩來,江澤民是江澤民,習近平是習近平;他們四人各有自己的理想,各有不同的時代背景,各有自己的辦事風格,誰也代表不了誰,更代表不了中國文化。
  了解中國文化就了解毛澤東嗎?他信奉的是馬克斯,崇拜的是階級鬥爭,喜歡沒完沒了的清算、鬥爭。這些都是中國文化所沒有的…
  他喜歡讀《水滸傳》,《水滸傳》是中國文化嗎?他會寫自我膨脹的詩辭,詩辭是中國文化嗎?
  如果《水滸傳》是中國文化,《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又是甚麼?如果詩詞是中國文化,《十三經》、《二十五史》、《諸子百家》又是甚麼?
  評論時事,最好是就是論事…
  世界上所有的《兵法》書,都說作戰首要「知將」。知將就是要了解陣前指揮官的個人特質,而不是熟背該國的歷史、精研該國的哲學…
  中國也好,外國也好;東方哲學也好,西方哲學也好,都有其相當程度的共同性。因為都是人,人做事,不可能遠離、或者違背人性,因為「性相近」…所以中外、古今的歷史、哲學都有其「相近性」!
  評論事物不就事論事,而繞到文化、歷史、哲學,就是存心賣弄,借以愚弄讀者、聽眾…



  普京在國際舞台上,又不是「初露頭角」的「初上路」的新手。西方人不了解普京,純粹是目空一切的,沒有把敵人(對手)當一回事,沒把蘇俄(對手)當一回事,以為自己是武功高手,一出手,一制裁就能置對方於死地…
  制裁伊朗,伊朗沒倒下、制裁古巴,古巴日趨興旺、制裁玻利維亞;玻利維亞更安定…圍堵中國,中國進步更快…制裁的結果是,敵人越強、越團結、越安定,而自己卻是越來越孤獨…
  普京的行為模式幾乎是盡人皆知的事,他愛運動,喜歡現肌肉,喜歡拳擊,說得粗俗一點兒,是一位十分艷羨「領時代風騷」,喜歡與人逞兇鬥狠的人物。他有契而不捨的毅力,有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意志。最重要的,還有些「江湖義氣」…
  這些都不是空洞的泛泛之詞,而是他過往的行為表現。他正是一位被世人看衰的俄國人民心中所盼望的,能扭轉蘇俄乾坤的領袖…
  與這樣的對手耍狠(經濟制製、聯合軍演),又沒有訴諸「核戰」的決心或意志,吃癟是注定的。
  輕敵必然失敗,日本侵略中國,因輕敵而失敗,美國打越戰、打伊拉克、打阿富汗之失敗,也是因為沒摸清敵人的底細而失敗,在外交談判上,屢受挫敗,也是沒有深入了解對手的底線,總是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9月28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採訪時承認,美國情報機構低估了「伊斯蘭國」的擴張速度,也高估了伊拉克軍隊打擊ISIS的軍事能力。」
  低估是錯了!高估也是錯了!近十幾年,一直處心積慮的想推翻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卻作了一連串的錯誤判斷。
  情報機構的錯誤,就是政府的錯誤,就是因為政府一再出錯,才將一個富強甲天下的美國,弄到今天這種人人指責,眾叛親離的局面…
  美國竊聽來的情報非常豐富,但是缺乏「分析能力」,所以才有一連串的「低估、高估、錯估」…
  當初一味拉攏烏克蘭加入歐盟,加入北大西洋公約,有沒有考慮蘇俄「狗急跳牆」的反撲?
  狗急跳牆,不是那一國的文化,是動物的本能,人的忍讓極限…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 Google

按這裡去用 Microsoft Bing 來搜尋好讀
趙之楚專欄
開場白
論語
2017
2016
20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