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首頁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趙之楚《無語向黃昏》2014/1/24

  人與人之間有緣分,否則就不會成為夫妻,不會成為朋友。人與物之間也有一定的緣分……否則你就不會看中它、喜歡它、記住它、想著它……
  譬如買東西,精挑細選,偏偏就選到一個瑕疵品。別懊惱,這就是你與此物的緣分,應該好好的收藏。
  並不是趙之楚有甚麼特別的佛性,或禪思,其實是被朱迪指責、教訓的結果。因為他買東西,尤其挑選水果,常常挑到有瑕疵的,如是就被指責為專挑壞的買。竟將趙之楚說成了一個十分有慈悲心的人。

  在阿靈頓住了近三十年,遊走過好些個公園,離家遠的,譬如:River Legacy Park就是朱迪與趙之楚最喜歡去走路、曬太陽的地方。離家近的Randol Mill Park就是他們常去撿松果、散步的地方。常常經過位於Arkansas路上的Veteran Park,就是過門不入。楊船長夫婦一再向趙之楚推廌,他才抱著何妨一試的心態走了進去……
  因為離家近,朱迪與趙之楚連續尋幽探芳了兩個下午,有兩句成語可以說明他們的心得:驚為天人與一見鍾情……

  Veteran Park之美遠超過楊氏夫婦的推廌,因為他們只在公園的活動區走路,並未深入公園的森林區。趙之楚喜歡在森林中散步,濃蔭蔽日,風在林梢,裡面格外安靜……走一圈約40分鐘,難得遇到一兩個同好……
  朱迪喜歡花卉,一進到花卉區,她就如數家珍的向趙之楚介紹,這是甚麼花,那是甚麼草,甚麼時候開花,甚麼時候變顏色……講了幾十年,花是花,草是草,趙之楚還是原來的那個「不拈花惹草」的趙之楚……
  看完了公園內部,就開車環繞公園外部,了解一下四週的交通狀況……意外的發現了一條直通楊家的捷徑。



  公園有兩個入口,都在Spanish Trail路上,一個靠近Arkansas路邊,另一入口沿Spanish Trail前行約二、三百碼處。
  從第一個入口進入停車場,停車場的正面,聳立著一位年輕無名戰士的銅像。銅像前是在寒風中烈烈作響的國旗、州旗、與市旗……
  無名戰士右手無力的提著步槍,左手撫著陣亡戰友的頭盔。頭盔是頂在一支倒插在地裡的步槍上,這象徵著一個不知為何而戰而走上戰場的往生者,一個不知為何而死的迷惘的孤魂,一個仍活在親友、愛人記憶中的無比可愛的男孩。

  這個銅像讓趙之楚想起奧古斯特.羅丹的銅雕:手托下顎,低頭疑視大地的《沉思者》。低頭凝神,默然無語,必然是沉思,中國的李白就有低頭思故鄉的名句。低頭所思的應是自反、自省、自責,多半是道德、良知、是非層面的事。就像做了錯事,覺得理虧的孩子,垂手低頭站在父母前面聆聽教誨一樣。
  如果孩子自覺沒有錯,於理無虧,他必然是斜仰著頭看天。這種「仰視浮雲白」所表現的則是「無語問蒼天」的無奈。
  退伍軍人紀念公園裡,為甚麼會放置一座低頭沉思的軍人銅像呢?這不可能是沒有用心的安排……
  這是表示人們對軍人、戰爭新的反思嗎?

  今年,11年,又畫蛇添足的,在銅像周圍,豎立了八根哥德式水泥柱。也許是想增加一些華貴意味、宗教氣氛……因為場地過於窄小,水泥柱又多又粗,倒讓人覺得銅像被關進了鳥籠的感覺。

  將武器倒插在地裡,槍上頂著往生者的頭盔,這是美國戰地軍人,對命喪戰場,不能回家的戰友,的標準悼念方式。沒有音樂,沒有鮮花,連一個親友也沒有,有時,連低頭禱告的機會都沒有。事後除了軍方送一面折疊成包的國旗到家裡之外,有誰會說一聲「魂兮歸來」?
  將戰友的槍倒插在地上,應該也象徵著理想、希望、與恩怨,隨著戰士殞滅的生命一起埋葬地下……但是沒有。因為將來還有戰爭,還有不知為何而戰的戰爭,不知為何而死的戰士,還有心情鬱悶的退伍軍人。
  看你的神情,不像是二戰歸來的退伍軍人,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你若不是越戰歸來的,便是伊拉克,或阿富汗戰場歸來的幸存者。

  退伍軍人紀念公園,究竟是要紀念甚麼?是紀念殺人者的英勇?抑是紀念被殺者的無辜?是紀念殺人者非殺人不可的理由?抑是紀念被殺者不可饒恕的,非被殺不可的理由?像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像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像格達費(Gaddafi)……他們真的都該死嗎?都該由美國人處死嗎?他們被美國的「正義之劍」處死了之後,他們的國家、人民比以往更幸福,抑是更悲苦?

  美國「行俠仗義」這麼多年,怨仇卻越來越多,尤其是在蘇俄解體之後,尤其是中東地區,尤其是在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群中。這不應該是行俠仗義的結果,這與中國的傳統想法是背道而馳的,中國人相信的是仁者無敵(無敵:是沒有敵人,而不是沒有人可與為敵)……美國行俠仗義的結果,似乎有點像孔子說的「放於利而行,多怨!」
  羅馬覆亡了,大英帝國盛極而衰了,歐洲殖民帝國的相繼分崩瓦解了,這些遠近的歷史事實,只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放於利而行,多怨!」
  能發生在羅馬、英國、歐洲各國的事,如果不能記取歷史教訓,千萬不要愚眛的相信不會發生在美國。記著《老子》書中的一句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別忘了《左傳》中還有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放於利而行,多怨」之後是甚麼,孔子沒有說。《左傳》倒是有:「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子姑待之,就是你等著瞧!
  沒有人,尤其是美國人,願意等著瞧!USA繼經濟衰退之後,又來一個國際地位的倒退。
  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錯了?還是美國「行俠仗義」的大旗之後,帶有「放於利而行」的不義的用心?
  令人不解的是,凡是受過美國幫助的人(譬如:伊拉克、阿富汗、伊朗……)最後都以反美相報?是他們忘恩負義?或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負的誤解了美國?
  銅像戰士,你低頭沉思的,是這些事嗎?你覺得自己付出生命的真誠去行俠仗義,而受到如此不堪的冤屈而不值嗎?你怨嗎?怨誰?
  我們不能等著瞧美國的國際信譽、經濟實力日趨沒落,我們要阻止美國步上英國、歐洲殖民帝國的後塵。銅像戰士,你也是這麼想吧?你是正在為此而沉思嗎?

  製造、販賣武器,是一件可以大賺其錢的好買賣,否則聯合國的五常任理事國也不會把持不放(據說:只有五常任理事國,可以販賣武器)。也是一件極罪惡的壞事。做多了,就是多行不義。其後果之一就是:敵人會拿Made in USA的武器,殺Made in USA的人!
  在國內販賣有大殺傷力的自動武器是犯法的,賣給別的國家,用來殺美國人,怎的就不犯法呢?
  製造「虐待動物」的工具,捕捉動物,是不人道的,自有動物保護組織出面說話。製造、販賣武器,讓人與人對殺,怎的就沒有人權組織出來阻止呢?研發、製造武器是為了保衛國家,販賣武器除了賺錢,還為了甚麼?
  小時候讀《孟子》,讀到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段對話:齊宣王看見宰臣牽一頭發抖的牛,從他的面前經過。問宰臣要將牛牽到那兒去,宰臣說,殺了祭天地。齊宣王說,換一頭羊吧!我不忍心看牠發抖的樣子。孟子問齊宣王是否有這件事,齊宣王說有的。孟子就說:「你的愛心已經達到禽獸了,可是百姓卻沒感受到你的愛心,是怎麼回事呢?」齊宣王不懂,當時的趙之楚也不懂。現在,趙之楚懂了,現今的人愛動物甚於愛人多了!

  人是矛盾的,喜歡說正義的道理,卻不愛做正義的事。更可怕的是,許多比罪惡還罪惡的事,都是在正義的旗幟與口號之下做的。幹了壞事,還說是伸張正義。也許只是白宮人,國會山莊人,軍火商、油商他們彼此勾結,誰也不負誰、誰也不出賣誰的正義!
  揮軍伊拉克時,打的是正義之旗,出的是堂堂之師,直指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擁有大殺傷性武器、核武!為了保護無辜,不惜殺害無辜。不知甚麼理由,竟沒有找到當初言之鑿鑿的大殺傷性武器?就是有一枚半枚,又怎能與蘇俄、美國上萬核彈相比。說伊拉克、北韓是流氓國家,他們可曾使用過核武?如果說擁用核武就是流氓國家?那麼使用核武的國家又是甚麼呢?
  中國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既然沒有找到大殺傷性武器,就該撤軍才是,為甚麼又說:「沒有也要打?」像這樣蠻橫無理的話,如果是俄國這樣說呢?或是中國這樣說呢?
  無名的戰士,你知道當初出兵的真正理由嗎?你同意布希總統這樣說嗎?你當時聽了的感想是甚麼?你低頭沉思的,是這個問題嗎?你想告訴我們甚麼?
  有人說:「有拳頭才有正義」,拳頭等於正義嗎?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都曾有過拳頭,他們的所做所為,為甚麼又都是罪惡的呢?
  中國聖賢常講王道與霸道,其實,從檢視歷史的角度看,王道與霸道也是一個你來我往的返覆過程。總是以王道始,以霸道終。二戰期間美國大軍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簞食壺漿的熱烈歡迎。說他們是王者之師亦非過譽。被人稱讚久了,王者之氣隱而不彰,霸氣卻因之而橫生。
  「富而驕」是上天在人體內安裝的自毀程式之一。因富而驕,故不能持久。美國富強了一百多年,夠久了。你是否已經看出美國自毀的驕氣程式已經啟動?是為此而低頭沉思,而憂心忡忡嗎?
  中國還有一句成語,「鄙極泰來」,鄙的極點何在?佛家有一句話,「回頭是岸」。回頭處,就是鄙的極點。
  美軍在戰地殺害兒童、虐待俘虜,在我們都是聽說的事,正義之師怎會做出希特勒、史達林、毛澤東的行為呢?是想以濫殺無辜制止濫殺無辜嗎?無名的戰士,你當然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可曾親眼看過這樣的事?你是為這些無中生有的事感到沮喪?還是因確有其事而感到羞愧、自責?無名的戰士,你是為這些而困惑,而沉思嗎?

  昨天,11月6日,星期一,天雨。不能去公園打拳。趙之楚與楊船長依往例相約到Parks Mall二樓走路,走一圈約一公里。整個夏天都在公園打拳、舞劍,很少做走路運動,才走了三圈就有些累的感覺。遵照保健書上說的,老人做運動要量力而為。既然累了,就不堅持半年前的五圈了。坐在Food Court靠巴西鐵樹盆栽的圓桌邊,喝Chik-Fil-A的咖啡。生活方式一旦成了「不思而得,不慮而中,從容中道」的習慣,真好!一切都是成套的,在電話裡只說一句「到Mall走路」就夠了,其餘的事就不必再商量、討論……喝咖啡時,趙之楚與楊船長還談到你,無名戰士,公園的銅像。楊船長也常在你的公園打太極拳、舞太極劍、練太極扇。他的看法與趙之楚相似,他認為你的銅像所代表的是:美國軍人與社會的反思,一個新思潮的開始。我們都希望,這是美國的回頭之岸。或者說是一個止跌回升的拐點。我們雖然不是Born American,但歸化時也曾宣誓效忠美國。人雖然披髮左衽了,卻並未忘懷故國人無信不立的教化。



  別處的軍人銅像,總是抬頭挺胸,目視遠方的颯颯英姿。這個象徵退伍軍人的銅像卻是,手撫頭盔,低頭沉思,沒有一絲驕傲與光榮的神情,卻是無限悲痛的木然。每次來到這裡,趙之楚總會繞像三匝,低頭自問:他在想甚麼?
  他的沉思,能帶給美國人民甚麼?能牽動華爾街人、白宮人、國會山莊人、軍火商人的反省不?或是能引發這些人一絲的良知覺悟不?
  不能,完全不能!
  中國的政治哲學主張是「仁者宜在高位」,今天美國的白宮人、國會山莊人,全是各利益集團捧出來的傀儡,合法的代言人。一個要權,一個要錢,最完美的搭配。連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當了總統也莫可奈何!
  出兵阿富汗又是所為何來?USA獲利多?還是美國油公司、軍火製造商、華爾街人……獲利多?年復一年的「為利而戰」的戰爭,USA怎會越來越窮呢?窮到願意叫人「爸爸」(奧巴馬說的)也在所不惜?這中間究竟是出了甚麼差錯呢?這是我們的困惑,也是你,這個代表退伍軍人的銅像的困惑嗎?你的低頭沉思,是想告訴前來公園瞻仰你的人這些嗎?
  華爾街人、軍火商人的貪婪之心一日不死,為奪利而戰的戰爭就一日不休。不停止武器販賣,戰爭就無終止之日。武器製造商,為了達到銷售目的,就不擇手段(行賄、造假)的挑撥戰爭,鼓動戰爭……
  銅像的腳前,是兩方大理石棺,棺上沒有覆蓋國旗,棺內躺的,也許就是銅像正在思念的戰友……也許是遊人的親友……是一切戰死沙場,馬革裹尸的英靈,我們四海之內的兄弟。
  石棺前兩條紅磚,磚上刻有二戰、韓戰、越戰退伍軍人的名字。
  也是趙之楚與你們有緣,因為紀念你們,才有這個公園。我們野鶴太極俱樂部的人,才能天天在公園裡打拳、舞劍、練扇。我們為的是強身,為的是怡養天年。享受的,卻是你的犧牲……中國人注重的是飲水思源,雖然不能確知你在想甚麼,生不能為你分勞,死不能為你分憂,感謝與敬意則是誠贄的。
  你一定知道,我們曾無數次的向你道謝,此時此刻,仍是心懷感激。
  今天,在這兒享受你的「犧牲」的,未必全是你的骨肉同胞,甚至還有殺死你戰友的敵人,譬如二戰後的德國、日本移民,譬如韓戰、越戰後移民來美國的北韓、北越人民……他們會不會像我趙之楚這樣的感謝你,我不知道。但是,從你低頭沉思的表情,從你困惑的眼神中,我知道,你已經寬諒、包容了他們。
  你低頭俯視大地,你是想祝福你的戰友入土為安嗎?你為何不仰視青天?你不怨天嗎?沒有怨恨的心是善良的,善良的心是平靜的。安息吧,陌生的銅像!
  你是在想這些嗎?你恨嗎?你心中可有不平的憤憤之情?或是有不解的疑惑?也許,這正是所有美國人心中要問的問題,想要知道的的答案。也許,這正是所有美國人民對軍人、退伍軍人尊敬的理由。
  每一個國家都有退伍軍人,每一個時代都有退伍軍人。有的退伍軍人是經歷過戰爭的,有的則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太平盛世的退伍軍人。太平盛世的退伍軍人與退休的公、教人員一樣。沒有甚麼值得紀念的。所以沒有一個國家,也沒有那一個時代曾有退休公、教人員紀念公園、或紀念館的。

  值得紀念的應該是曾經出生入死打過保家衛國戰爭的退伍軍人。戰爭,從中國的春秋時代起,孟子就說過:「春秋無義戰」。
  歷來的戰爭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為利的略奪戰爭,譬如自十五世紀至二十世紀的殖民戰爭,譬如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譬如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二是為救亡圖存的自衛戰爭,譬如中國的辛亥革命戰爭,美國的獨立戰爭、南北戰爭……表面上看雖然都是內戰,本質上卻是救亡圖存的民族復興戰爭。三是因義而發的興廢國,繼絕世的正義之戰,譬如二戰時期美國揮師參與歐洲戰場,譬如美國支援南韓、南越的戰爭。可惜的是,後兩場戰爭,都是以失敗告終。不能從失敗中記取教訓的人或民族,其智商就十分有限。迷信武器優勢,就是不通人情世故,兵法、哲學的問題就更不必談了。
  想領導世界是不能靠武力的,中國古人有兩句話,也許值得美國決策層級的人參考:「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文德就是尊敬別人,就是不與人爭利。孔子主張「富而好禮」,其實強更要好禮。道理很簡單,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武力是不可靠的,也不能解決問題,否則羅馬帝國就不會覆亡,大英帝國就不會盛極而衰,諸殖民帝國就不會沒落式微。中國人講究的是冤家宜解,不宜結。老是將別人當作敵人,那人遲早會變成你的敵人。如果能將敵人當作朋友,敵人遲早也會變成朋友。《聖經》不是也這樣教導我們嗎?美國的領袖人物,在教堂時不也是這麼禱告的嗎?怎麼一離開教堂就忘了呢?還是他們在對上帝說謊?連上帝也敢騙,騙人民就理所當然了。
  別將《聖經》上的話,當作迂腐的空言……且不說遠的歷史事實,請看德、法兩國為世界樹立的榜樣吧!
  法蘭西是一個無比驕傲的民族,德意志則是一個出了名的冷漠民族。兩個民族之間,有不共戴天的世紀深仇。一、二次大戰都有他們針鋒相對的殺戮場面。當他們有了今是昨非的覺悟時,立刻就放下屠刀,便化敵為友了。讓人不懂的是,美國為何要到處點火,到處樹敵?是朋友多好,還是敵人多好?
  現今是一個天涯若比鄰的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是守望相助的鄰居。

  同樣是退伍軍人,但是不同時代的退伍軍人,在歷史定位上,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卻是大不相同的。二戰結束後,從歐戰場返國的美軍,是何等英姿颯颯,令人尊敬。甚至韓戰被免職回國的麥克阿瑟將軍,也受到約紐市民萬人空巷的歡迎。因為他們打的是興廢國、繼絕世的正義之戰。從越南、伊拉克戰場歸來的軍人,竟然成了羞恥的象徵。這是美國人民給華盛頓政客們的嘲笑,同樣是出生入死的熱血軍人,同樣是九死一生,僥幸歸來的退伍軍人,榮辱之別何其之大!這是不是值得深思的?無名的銅像,你是在想訴說這些委曲嗎?
  被敵人歧視是理所當然的,被第三者歧視,也許是出於誤會,也許是出於嫉妒,可以不予理會。受自己同胞的歧視、羞辱,則是情何以堪的尷尬。不管政客們說的戰爭理由是多麼堂皇,人民的心中都知道,那是一場為了幾桶石油的,不義的,為利而發動的戰爭。為利而戰的不義戰爭,終必以羞辱告終,日本不能例外,美國也不能例外。

  世事多變,趙之楚連作夢都想不到,自己會認識一位中國出生的美國軍人。參軍入伍沒有幾個月,就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了。這本是聽說已久,眾人皆知的事,這次才算親眼目睹,眼見為憑的落實了這項傳言。
  入伍訓練結束後,有二十天假,天天來公園陪我們打拳、聊天。閒談中得知,軍中說西語的人比說英語的人多。休假完畢後,他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去阿富汗,二是去伊拉克。問他的任務是甚麼?他的回答直接了當,同時也是語驚四座:搶油!
  搶油是他個人的認知?抑是軍營中的共識?
  用公民身分誘人當兵替油公司搶油,與趙之楚年輕時,中國所流行的,有錢人花錢買壯丁,冒名頂替,為自己的兒子當兵,有很大的不同嗎?不同的是:一個是政府行為,一個是私人行為。私人花錢雇人替兒子當兵,是秘而不宣的非法行為。政府以出賣國民身分的方式,換人當兵搶油,則是合法的。代價卻是昂貴的。當兵三年即可變為美國公民,六年就可以終身享受退伍軍人的待遇。一個十八歲入伍當兵的非法入境的外國人,六年後二十四歲退伍,政府就要養他五十年(美國男人的平均壽命75歲)。若是負傷退伍,美國人民的負擔就更大了……
  戰爭拖跨了美國經濟,卻富了石油商、軍火商。更可怕的是,迄今毫無自我反省的跡象,還在指責別人,推卸責任,甚至還想發動另一場戰爭,製造更多的海外孤魂……
  私人搶劫是犯法的,政府搶劫卻是合法的。這樣的政府,像不像幫派?

  軍人,就像中國象棋中的兵、卒一樣,為數最多,但只是一群只能前進、或橫行(蠻橫的行為),而不能後退的棋子。不管打甚麼戰,他們都是別無選擇的前進或橫行。前進是服從命令,橫行則是洩憤。為了洩憤,做出任何事,都是可以理解的。銅像戰士,這是你日日夜夜低頭沉思想了解的嗎?
  每一個國家的退伍軍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渴望和平的心願。因為他們曾迫於無奈的殺過無仇無怨的,素眛平生的同類,他們也見過同生共死戰友的死亡。死亡的經歷,成了退伍軍人的沉重負荷,不堪負荷的心靈重擔。殺人與被殺的經歷,是詩不能寫、歌不能唱感情,是心中無法渲洩的鬱壘。所以他,銅像,只能在這裡,日日夜夜的低頭沉思……
  多數戰爭都是因政客的自私,或愚蠢所造成的。所以戰死沙場,並不全是可以歌,應該歌的事。所以老子才說,打勝仗應該奏哀樂。所以孟子說,「善戰者服上刑」。
  每一個退伍軍人紀念公園都一個共同的主題:不是光榮而是哀悼。哀悼陣亡戰士死的冤,死的沒有理由,死的不值,甚至死的沒有尊嚴。也哀悼被殺者的無辜。痛恨戰爭,成了退伍軍人的共同心聲。
  國家不能沒有軍人,兵聖孫子說:「國家的安全,不能寄望於別人不來攻打,而要靠自己有充分的準備。」這就是備戰而不求戰的道理。有軍隊就有退伍軍人,在正常情況下,退伍軍人與退休公務員沒有甚麼差別,都是為國家服務。太平盛世的軍人,其危險程度還不及救火員。建立退伍軍人紀念公園,不是鼓勵戰爭,而是要人們深切的反省戰爭,避免戰爭。

  太冷了,公園裡沒有遊人,連工作人員也沒有一個。
  「還好,」趙之楚對銅像說:「你知道嗎?巴格達電台的記者,曾在伊拉克向你的『統帥』甩了兩隻十號(布希總統說的)臭鞋呢?」
  「……你當時在伊拉克服役嗎?你若看到或聽到這樣的事,你會責怪伊拉克人忘恩負義嗎?你會說他們是恩將仇報嗎?或是覺得為幾桶石油而犧牲幾千人命,上兆億的金錢,有些不值呢?……被羞辱?活該!」
  「銅像,他是這麼想嗎?該這麼想嗎?能這麼想嗎?」趙之楚在心裡問自己。
  「你知道嗎?,」趙之楚坐在車裡,舉頭望著銅像,心裡說:「伊拉克的人民,還有伊拉克鄰國的許多人,竟然將那位該死的,甩鞋子的記者,視為英雄呢?」
  「……還好,」趙之楚仍舊望著銅像說:「你已經不在這個『是非難辨』、『恩怨難分』的人世了……你也該入土為安,眼不見為淨了。」
  「我真不該在這樣的寒天來問你這些的,你冷嗎?你的心是否更冷?」趙之楚無語的問道:「該加件衣服了,你母親為你『密密縫』的那件征衣呢?」
  征衣只能抵當襲體的寒流,能讓傷透的心感到暖意嗎?
  「天哪!」趙之楚在心裡驚呼道:「你該不是《阿甘》(電影Forrest Gump主角)吧?」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 Google

按這裡去用 Microsoft Bing 來搜尋好讀
趙之楚專欄
開場白
論語
2017
2016
20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