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首頁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趙之楚《不以兵車!(一)》2017/1/6

  ✽從「和平崛起」談「平天下」之正道: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央央大國,一味炫耀武力,面對和平崛起,就淪為下乘了!
  國家跟普通人一樣,有少、壯、老三個階段: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今天的美國,正由壯年末期,步入老年初期階段。當以「戒鬥、戒得」作為立身國際社會原則。與各國相處時,應該念茲在茲的以此自我惕勵…


  「世界大同」是人類同共的理想,不論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三民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例外)…無一例外的,都以追求「世界大同」,或「天下為公」,或「地球村」為奮鬥目標!
  趙之楚深信不疑的是:世界遲早必然會進入「大同」:不過「大同」不可誤解為「全同」,而只是「大致相同」:譬如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包容,不可存有消除異己之心;真誠的和平相處。



  達到「大同」的手段,不是制裁,不是強凌弱的戰爭,也不是眾暴寡的強迫性同化,而是和平的「不以兵車」,「以身作則」且有耐心的「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春秋五霸時期,輔助齊桓公維持周天下統一的管仲,之所以成為孔子心目中的「仁者」,就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有事好商量)
  「仁者」不是完人,「越禮」一點兒,「奢侈」一點兒,甚至「格局」小一點兒(小器),都無傷「仁者之德」。

  這可不是趙之楚膽敢說的放肆語言:
  在孔子稱許管仲「如其仁,如其仁!」的同一章書中還有:
  孔子感嘆的說:「管仲之器小哉!」這是一句語重心長,十分惋惜的話:意思是說管仲的心中只有齊國,而沒有周天下。
  有人問孔子:「管仲儉乎?」孔子回答說:「…焉得儉?」(意思就是不知儉)
  有人問孔子:「然則管仲知禮乎?」孔子回答說:「…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這就是說:孔子明知其不知禮,又不儉,而且小器的管仲,卻毫不吝惜的許之以「如其仁,如其仁」。
  就是因為他能用和平(不以兵車)的手段,維持了「五霸」的和諧,周天下的統一局面,華夏文明得以和平發展,且避免夷狄的摧殘,或亡國之禍:
  原話是這樣說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民到如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一說起兵法,中外軍事家都會大談《孫子兵法》;
  一說起宗教,大家都會想起自己信奉的《聖經》;
  一說起道德,人人,至少中國人都會大談「孔子」;
  一遇上現實利益,兵法、聖經、孔子都被拋諸腦後,想的只是自己眼前的利益…
  讀兵法,談兵法的人,並不真正的了解兵法:譬如《道德經》說:「以正(道德:誠)治國,以奇(權謀帶兵、詭道欺敵)用兵,以無為(不干涉他國內政)取天下。」
  有幾位掌權的政治人物肯信「正道」(誠信)?肯行正道?有幾位有發聲機會的「智庫人士」,能本此教誨「進言獻策」?
  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哲學思想,常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以貫之的連成一氣。簡稱之為「修齊治平」之道。
  小自修身,大至平天下的方法就是:「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
  禮也好,德也好,說穿了就是「公平」二字。
  資本主義社會最大的不治之疾,就是「不均」!孔子相信的是:「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現今的「法治國家」行的是:「道之以政(法律),齊之以刑(戰爭、懲罰)。」太平無事的時候,也勉強可以維持個相對的安穩,一遇上動亂(天災、人禍),搶劫姦淫(連難民還有性侵行為:Sexual Insult)就無所不為了…這就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的結果。
  齊之以禮並不是甚麼了不得高深道德,或哲學,其實就是彼此以禮相待,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都要以禮相待,彼此包容,和睦相處,人各有志,各人照自己的志趣發展,不求「全同」。家長可以容忍一家人信仰不同的宗教,可以有不同的政治主張,從事不同行業的工作…這個家庭通常是「和樂融融」。如果是一位求全同的家長,強迫信同樣的宗教,強迫認同特定的政治主張…這樣的家庭通常是「分崩離析」,反目成仇的。
  國、共鬥爭期間,就有不少家庭中同時有支持共產黨,也有擁護國民黨的,當時各行其是,相互容忍,並沒有弄得「水火不容」,而且各有相當不錯的成就,現今卻是「左右逢緣」兩岸通吃,讓人何等羨慕。趙之楚就有幾位這樣的朋友。
  台灣「藍、綠對立」的家庭,父子母女、兄弟姐妹不相往來情形相當普遍,有普通百姓,也有名人、名嘴家庭…在台灣互不往來,從美國回台灣,不到機場相接送,也不準進入家門。是為各自的黨效忠?是鬥氣?爭是非?「親情」之間是容不得「是非」的。政治與宗教的本身,基本上是沒有絕對是非的…
  有一天,當兩岸的政治人物「一笑免恩仇」,不論是「統一」或「獨立」,今日相爭的一家人,將何以自處?
  要求「全同」的家庭是這樣;要求國家、天下全同的結果,就是現今的世界局面。換句話說,世界今天的亂局,就是「免強求同」的結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大同」,追求的只是「道德價值觀」相近,「行為禮貌」相似就是「大同」。
  ✽  ✽  ✽
  不知為甚麼,Dick楊與趙之楚都比較喜歡「瘋子」川普:自從川普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後,他們兩人每日喝咖啡聊天時「一廂情願」的內容就是:川普如何、如何、又如何…
  「我們為甚麼看中川普?」走完路,喝咖啡時,趙之楚問Dick楊。
  「為中國設想?因為他要廢掉排除中國的TPP;為世界想設?因為他不想再當世界警察了;更多的還是為美國設想;他將『發展美國經濟、改造美國的基礎建設』列為第一要務。」Dick楊慢條斯理的,喝著咖啡,一字一句的,便思考便說:「還有一個理由:可能我們也是瘋子…」



  「你是說我們與川普是『臭味相投』?」趙之楚搖搖手接著說:「不是,不是,首先,你我都不夠資格與這樣的人相提并論;其次,美國公民不可能有近半數是瘋子…」
  川普有很多缺點,現今的政治人物,商業巨子們,那一個不是一身缺點?缺點可能正是他們「叱吒風雲」的重要條件呢?
  政治人物只要能將國家弄成一個「邦畿千里為民止」的太太平平的樂土;商業巨子只要能將事業辦的蒸蒸日上,能讓幾十萬勞工衣食無慮的生活。也就算是「瑕不掩瑜」了。
  孔子說:「君子使人,器之;小人使人求備焉。」這可能是Dick楊與趙之楚喜歡川普的潛意識理由。
  「你認為川普能照自己競選時說的做嗎?」趙之楚說。
  「有些是他可以做的。」Dick楊說。
  「譬如…」趙之楚追問。
  「與俄國、朝鮮緩和些…」
  「對中國呢?」趙之楚問道。
  「先硬後軟…」Dick楊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接著說:「正如你常說的『白宮有鬼』…」
  「白宮裡住著一個讓人不得不低頭的現實鬼。」趙之楚說。
  「日本著了魔似的又打電話,又趕往紐約朝拜川普,好像整個世界的聚光燈全集中到川普一人身上了…」
  「日本天天吵著要成為正常國家,」趙之楚說:「從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日本在自我意識的心態上,就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正常國家。」
  「是正常國家,就不該過分關心他國的選舉…」Dick楊。
  「更幼稚的是一面倒的支持某一方,」趙之楚說:「同盟難道不是『平等互惠』的?同盟是國與國的關係?抑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被豢養久了的奴才,離開主人,就沒有安全感…」張太極說。
  「你認為這個…」趙之楚舉著coffee stirrer問張太極:「能攪動一鍋濃湯嗎?」
  「不能!」張太極說:「只能調咖啡,能攪起茶杯裡的風暴。」
  「只有還沒有斷奶、又愛甜食(喝咖啡要加half &half與糖)的人,」趙之楚說:「譬如日本、韓國、台灣,才用得著coffee stirrer;喝黑咖啡…」
  「譬如中國,」Dick楊截著說:「就用不著coffee stirrer。」
  「川普就是這個…」趙之楚用咖啡攪棒敲著杯口說。
  ✽  ✽  ✽
  今天,11月23日2016年,中國官員引孟子的話說:「人民有恆產,才有恆心,有恆心,社會才會安定。」
  孟子的原話是:「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這樣的話,若是趙之楚說,一點兒也不稀奇,書呆子之論嘛!若是出自曾經主張「無產階級專政」的共產黨官員的政策語言,那就不是稀奇,而是「可貴」。
  趙之楚為國、為黨、也為家,反了大半輩子共產黨,近些年卻越來越喜歡共產黨了。喜歡他是一個能真切自反的黨,也真的是一心為國為民的黨。最最重要的,還是今天的共產黨,已經認真的「回歸、認同、肯定」中華文化了。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浪子回頭金不換。」
  浪子回頭是一家之福,迷途知返的政黨,則是國家、民族、文化之福。在國家、民族、文化的面前,趙之楚的一家之私,就不值得計較了。(也只是沒收田產,逼得當兵,爺爺、奶奶、父母無家可歸,流浪一生,倒也沒有「不共戴天」之仇)
  中國共產黨自從主張改革開放起,算是「迷途知返」了,如今時不時的常將孔、孟言論視為國策,真的就是「浪子回頭」了!這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的大幸!資本主義的美國呢?川普當選,是不是美國迷途知返的一個信號?希望是,也祝福美國。美國若能迷途知返,那就是全世界、全人類之福啦!



  「中國歷史上的革改,從來就沒有成功過…」Dick楊不只一次的對趙之楚說。
  「秦商鞅、宋範仲淹、王安石、明張居正、清李鴻章、康有為…」趙之楚心中默數著。
  「不成功的理由呢?」趙之楚願聞其詳的說。
  「沒有持續力。」
  「人存,則其政舉,人亡,則其政息…」趙之楚說。
  「昏庸的君王存也沒有用,」Dick楊說:「經不起權臣的蠱惑,朝秦暮楚沒有定見,也是失敗的主因。」
  「民選的民主政府也有這樣的問題…」趙之楚說。
  「人民是現實的,三個月(100天)看不到效果,就想換人。一換人,改革就廢了!」Dick楊說:「川普還沒有上台,就要廢除TPP,廢除伊核協議,廢除巴黎協議,繼續制裁古巴…」
  廢除容易,一句話的事;改革就難了…
  中國有句古諺:「從善如登(山),從惡如崩(雪)。」還有一句更通俗的話:「學壞三日,學好三年。」
  當了幾十年壞警察的美國,滿手血醒,一身罪孽。既使有從善的決心,吃過虧上過當的人,能信了?總得做十年八年的善事、義舉,還要看看繼川普而起的繼任者,會不會繼續做善事、義舉,或是再來一次「全盤廢除」。總要經過三兩次選舉的輪迴,才能贏得別人信任,改革之路才會暢通起來。
  放下屠刀,也許可成佛,但決絕對不是「立地成佛」?上天也許會信,人民則是現實的,聽其言之後,總要觀望幾年行為表現,才決定信或不信。譬如中國說了二十幾年「和平崛起」,西方諸國信了幾成?
  中國在非洲經營了多少年,與東盟十國經營了多年「和平相處,平等相待」的交往,才贏得了些許的信任?
  只要做一次壞事,就能造成別人「終身難忘」的印象,譬如鴉片戰爭、八國聯軍、日本侵華…做十件好事,也難掃除別人對你「包藏禍心」的懷疑?
  所以「為善不易」,這是有心洗面革心的美國要有心理上的思想準備…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 Google

按這裡去用 Microsoft Bing 來搜尋好讀
趙之楚專欄
開場白
論語
2017
2016
20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