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首頁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 有聲書籍 | 好讀新聞

趙之楚《逆勢而起(一)》2017/4/7

  個人,民族,或國家,所面臨的境遇,不外「順、逆」兩境。
  不論是順境或逆境,中國人都有應對之「道」:
  順境,不用說:自然是「順勢而為」,來個「時勢造英雄」;
  逆境,不用說:當然是「逆勢而起」,來個「英雄造時勢」;
  對於非「英雄、豪傑」之士來說:別無選擇的,來個「隨遇而安」,當個「不求聞達」的安閒百姓。
  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媚力」!


  怎麼樣兒的「景」觸動了趙之楚「生了」寫這篇文章的「情」呢?
  說兩件最近發生的,可說是「歷史事件」吧:
  中國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是兩件「順勢而為」的事,因為這兩件事的主動權全在美國。中國之所以有今天,全賴這兩件大事之賜。對美國來說,卻是兩件「事與願違」的,「悔不當初」的傷心事。
  川普反世貿,推翻TPP,可說是逆世局潮流之事,中國卻在極積推展「一帶一路」、「上海合作組織」、「亞投行」、「加入東盟的十加一」等各種世貿組織。對美國而言,中國的行為,就是「逆勢而起」…
  先說一個多數中國老人,都看過的場景,說不定也都曾做過相同的事:

  「打,打,打…」老人責罰的喊著,一手「拍打」著身邊的椅子,一手撫摸啼哭稚齡孩子的頭。
  孩子得到安慰不哭了,緊緊的抱著老人,因為椅子被懲罰…




  也不知是怎樣發生的,也許是「心懷祖國」,時有所思吧?趙之楚竟將這樣一件民間小事,與美國總統選舉的大事想到一起了…
  用「拍打椅子」的方法,呵護稚齡孩子尚可,用這樣的方法,安慰、欺騙有選舉能力的成人,譬如每次選舉活動,總要想盡辦法「拍打」遠在萬餘公里之外的中國,推諉自身沒有照顧好人民的「無能」,以此安慰善良(愛聽安慰的謊話)而無知(根本不知中國在何處)的人民,騙人的政客總能「百試不爽」能成功當選…
  欺騙,或溺愛人民所造成的後果,絕對不遜於中國「文化革命」的災難:可能是一個文化的「毀滅」,也可能讓美國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後代,認為:「民主,原來就是這樣的…」
  當美國人認定自以為豪的「民主」,然是這付德性,那將是這個民族「墮落覆亡」的根本原因。
  「孩子跌倒,媽媽、奶奶,總是會『拍打』致使孩子跌倒的相關物件,譬如:桌子、椅子、甚至是地,以安慰幼小兒童,本是件家常小事,卻讓趙之楚從中『明白』了一個『大道理』…」
  「你確定是『明白』,不是『發明』…」Dick楊取笑的說(因為趙之楚在閒談中曾錯用過這兩個詞彙)。
  「生活、哲學的道理,那裡能有『發明』的餘地,當然是『明白』,或『悟得』…」喝了口咖啡,趙之楚說:「這回錯不了。」
  「悟道也是大事,快說來聽聽,」Dick楊認真的說:「悟的是個甚麼大道?」Dick楊特別加重、拉長「大」字的音節。
  「美國總統大選的大道,」趙之楚也將兩個大字的音節加重拉長了說:「我一直不明白,美國總統選舉,為甚麼總要『拍打』中國,究竟是…」
  「嗯,」Dick楊只嗯了一聲,才思敏捷的接著說:「又是走路時『悟的道』?」說罷端起杯子喝了口咖啡,接著說:「蠻有道理的,這不就是『轉嫁作用』嗎?」
  「轉嫁作用,說的對。」趙之楚深表同感的說:「再三再四的Throw the blame on China,中國何辜?錯誤的批評中國,可能就是致使美國的頹廢因與果?」
  「中國有沒有罪不重要,」Dick楊說:「每次『拍打』中國,都能贏得選票,順利當選,這就是中國該被『拍打』的理由。」
  「像那張被『拍打』的椅子?桌子?或大地?」趙之楚似問似答的說:「美國的選民為甚麼都討厭中國…」。
  「多數選民跟本不知中國在那裡,」Dick楊說:「有甚麼樣兒的領導,就有甚麼樣兒的『民意』,或選民…」
  「嗯,」趙之楚握著熱咖啡杯,輕聲的,幾乎是自語的說:「風行草偃…」
  「說的對,」趙之楚抬頭望著Dick楊說:「選民是無辜的,天下的選民都是無辜的。」
  「是呀,」趙之楚放下咖啡杯接著說:「拍打椅子也是沒有道理的事,能讓孩子不哭就證明『拍打』是有功效的。」
  「拍打中國,其實就是一種『愚民策略』的新運用,」喝了口咖啡,趙之楚接著說:「這正是我今天走路時所悟得的大道。」
  所有「票選民主」(民主不一定非票選不可),面對選民只有兩種方法:「賄賂」(畫不能兌現的大餅,說選後不負責任的大話)與「愚弄」(製造仇敵轉移國民的注意方向)。
  「那些惡意『拍打』中國的人,對中國並沒有深仇大恨,」Dick楊說:「上台後又與中國交好如昔,我們要學那把被老奶奶拍打的椅子一樣,痛的,受傷害的,是拍打椅子的那隻手…」



  「現任總統川普更有意思,上台不滿兩個月,就忘了當選之初說的,讓人興奮的睡不著(游錫堃赴美時在飛機上說的)話,言猶在耳,就開始邀習近平到他的私人莊園見面,這回睡不著的,就不只游錫堃一人了。每次在選舉活動中,「拍打」(攻擊)中國人,都能得到選票,取得想要的位置(議員、總統)。選舉之後,中國還是那個「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中國,投票人該發財的繼續發財,該窮困的繼續窮困,該失業的仍在「家裡蹬」,再不就是站在十字路口,苦笑著向人伸手…
  每次選舉,除了白宮主人換了、國會議堂上有幾把椅子換人坐了、「天文數字」的薪資具領名冊上的「人名」換了幾個(多數都是連任),如此而已,其餘的一切「率由舊章」,甚麼也沒有變。
  同樣的「欺騙人的戲碼」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演了幾十年,美國人民怎麼看不厭,看不穿這幕『西洋鏡』呢?是演員高明?或觀眾太傻?
  中國有一句俗話:「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看來似乎有些道理。人類社會本來就是:少數瘋子,愚弄多數傻子,的「連續劇場」!
  「又何只是美國人,」Dick楊聽完趙之楚一連串不解的疑問後說:「我們台灣的人民,不論獨派、統派,有誰不是『聞機(雞)起舞』…」
  「如果真的是機也好,」趙之楚會意的說:「全是『意向引導』,或『一廂情願』的猜測而已…」
  「猜了幾十年,猜了十幾位總統的競選語言,」Dick楊說:「也真的很佩服他們『屢錯屢猜』的勇氣…」
  選舉後投票人仍在「家裡」或「街角」痴痴的等,等另一批人來「拍打」中國的「老戲」上演,戲碼依舊,只是「演員」換了…
  美國每四年「拍打」中國一次,中國在不斷的「被拍打」中日益壯大,美國人民從18戲開始投票,每四年投一次選舉總統的票,一生也不過「拍打」中國20幾次,退一萬步想,如果每「拍打」中國一次,就能讓美國往前進一步,佔在美國曾是與中國聯合抗日的情分上,中國也該義無返顧的受了。事實正相反,每「拍打」一次,美國就日趨衰退一些,老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算聰明嗎?可悲的是,出這些點子的,全是美國的精英分子、智庫人士。
  投票人也真夠老實的,為甚麼就不問一聲:「中國怎的會越被『拍打』越昌盛,中國越被『拍打』(詆毀、污蔑),中國的朋友越來越多呢?美國,除了擁有優越而不能用的武器之外,就沒有甚麼別的法子對付中國,或與中國相處嗎?」
  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比較正面的「粗略認知」是:刻苦、耐勞、節省(負面認知就略而不說了)。這樣的看法,大致是正確的,但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會問:「這種刻苦、耐勞、節省的『習性』是怎麼產生,或養成的呢?」
  最簡單的回答:是幾千年的「教育」,所養成的「文化習性」:中國文化教導中國人最重要一句話,莫過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中國人不論遇上甚麼樣兒的環境,順也好、逆也好、時順時逆也好,總是「有辦法對付」的!


好讀首頁 有關好讀 讀友需知 聯絡好讀

搜尋好讀 - Google

按這裡去用 Microsoft Bing 來搜尋好讀
趙之楚專欄
開場白
論語
2017
2016
20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