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出擊︾麥可.迪莫哥理奧
︽二○一四年三月七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名詞解釋
格林威治時間||全世界計算時間的基準時,各地區依據經度而區分成不同的﹁本地時間﹂。
本地時間||相對應於格林威治時間,為各地區的本地時間。
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隊,包括陸軍與海軍。
新國民黨||中國大陸境內的一股反抗軍,主由日本,次由台灣政府援助,致力推翻中共統治下的鐵幕。
太平洋艦隊司令||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為四星上將編階。美國將軍編制與我國不同,一星為准將,二星為少將,三星為中將,四星為上將。
艦長||艦上最高階長官,負責艦上一切事務的成敗。
副艦長||美國海軍叫﹁執行長﹂︵Executive officer︶,中國海軍叫副艦長,為艦上僅次於艦長的軍官,負責全艦行政、訓練、軍紀管理,簡稱為﹁副長﹂。
航行值更官||船在航行時,艦上一切活動由二位軍官分別向艦長負責:所有輪機操作由輪機值更官指揮,所有艙面︵如航海、駕駛台的運作等︶則由航行值更官負責。各艦通常至少各有三位輪機與航行值更官,每四小時輪值一次。
副值更官||協助航行值更官執行其工作,為較資淺的艙面軍官。
輪機值更官||船在航行時,艦上一切活動由二位軍官分別向艦長負責:所有輪機操作由輪機值更官指揮,所有艙面︵如航海、駕駛台的運作等︶則由航行值更官負責。各艦通常至少各有三位輪機與航行值更官,每四小時輪值一次。
輪機值更督導||通常為輪機部門的士官長,向輪機值更官負責,管理輪機各更值更人員的值更紀律。
舵手||控制船方向的裝備稱為﹁舵﹂,負責操作舵的士兵即稱為﹁舵手﹂。較先進的船由於舵的操作簡易,舵手同時亦操作﹁俥﹂︵船速度的控制︶。
艉翼手||為艦船控制小組的一員,負責控制艦船操控台上的艉翼控制面板。
節流閥操作手||負責控制節流閥的輪機值更人員。
核子反應爐操作手||艦上核子反應爐的合格操作士兵,向輪機值更官負責。
電機操作手||艦上發電機的合格操作士兵,向輪機值更官負責。
值更班||各不同更次負責值更的一組人。
艦船控制小組||負責艦船操控台值更的人員,包括舵手、艉翼手,以及潛航官,有時也包括當值士官長和壓艙控制面板的官員。
射控小組||一組兵器部門的官兵,共同組合從事目標射控問題的解算,以達成攻擊的目的。通常包括聲納操作手、航行值更官、航行副值更官、艦長、副長、各射控操控台的操作手、射控面板操作手、描跡手等。
各值更班追蹤小組||功能類似﹁追蹤小組﹂,然為長時間執行﹁追蹤小組﹂的工作,適度簡化原追蹤小組的編組,重新編成三個航行班,各班皆有一個追蹤小組,輪流執行任務。
領港||領港是一種職稱,所有的領港都是熟悉港口的專家,每一個軍港或商港都有其專屬的領港,大型國際商港可能同時擁有數十位領港。在船隻進港或出港時,領港在艦長身旁提供艦長操控艦船的建議。
帆罩||潛艦上端的指揮塔,英文直譯叫﹁帆﹂,類似帆船所使用的﹁帆﹂。二次大戰以前還不稱為﹁帆﹂,當時柴油潛艦稱此區域為﹁指揮塔﹂︵Conning Towers︶,因為當時指揮塔外形不對稱也不美觀,隨後生產的潛艦﹁指揮塔﹂越來越流線形,由側面遠看有點像帆船的﹁帆﹂,因此人們開始稱它﹁帆﹂,終至最後﹁帆﹂成為它的正式名稱。中國海軍則翻譯成﹁帆罩﹂,其實就是潛艦浮航時的指揮塔。
弧板||潛艦帆罩上方駕駛台上緣的蓋板,潛艦潛航時必須裝上,浮航時必須拆下。
艉翼||潛艦艉端的水平控制翼,功能類似飛機的水平翼,在潛艦前進時,可藉艉翼的角度改變潛艦深度。
官廳||艦上軍官休息、吃飯的艙間,類似一個家庭的客廳,艦上重大會議、接待貴賓、簡報都在官廳舉行。
艦船操控台||用於控制潛艦深度、速度、航向的操控台,外形有點類似七四七噴射客機的駕駛艙,舵手與艉翼手分別在一邊操作面板,潛航官則位於他們二人後方監督。
駕駛台||位於潛艦帆罩上方的小空間,用於潛艦浮航時提供航行值更官觀察海面狀況,指揮俥舵令。此高度使得航行值更官能更理想地看到四周海域情形。
一號操控台||射控系統中最靠艦艏的操控台,通常設定用來顯示艦長與副長對水面目標解算的運動。
二號操控台||射控系統中位於一號操控台與射擊控制面板間的操控台,同樣用在顯示目標運動,然為二號操控台操作官獨立解算的目標運動。
三號操控台||射控系統中最靠艦艏的操控台,用於設定魚雷參數與發射武器。
甲板||艦船的地板。
逃生孔||美國潛艦上的柱形氣密式艙間,運用在淺水潛航時,人員可由此離開潛艦。
駕駛台垂直通道||潛艦內部經由帆罩往上通往駕駛台的垂直通道。
運轉室||核子反應爐控制室,在後段艙間上層甲板,為輪機值更人員主要值更部位。
壓艙櫃||專門用來裝載壓艙海水的艙櫃。所謂﹁壓艙﹂就是:當裝海水時,可使艦船下沉;當裝空氣時,可使艦船上浮。
核子反應爐艙間||安裝核子反應爐的艙間,此艙間除核子反應爐外,還有高壓機,蒸氣產生機、核子反應爐主循環泵。核子反應爐作用期間,此艙間存在大量鈾射線,人員在此艙間內幾分鐘就會喪命。
射控面板||二號操控台與三號操控台之間的武器控制面板,垂直部分為魚雷發射管與管內武器狀態顯示,水平部分用於發射魚雷與飛彈。
核子反應爐控制面板||為控制核子反應爐的操控面板,位於運轉室內。
擋音板||潛艦艦艉後方一塊錐形的擋音區。由於艦艉俥葉與主機的噪音甚高,會影響聲納接收的能力,故以擋音板遮住噪音,因而形成潛艦偵測方位的死角。
主機||艦上用於轉動俥葉的裝備,它是船上推進系統的動力來源。
減速齒輪||大型的齒輪,連接燃氣渦輪機輪出軸與俥葉大軸。由於燃氣渦輪機輸出軸的轉速甚高︵每分鐘數千轉︶,而俥葉的轉速甚低︵每分鐘幾十至一百多轉︶,故稱﹁減速﹂齒輪。減速齒輪是船上噪音最大的裝備。
緊急推進馬達||在主機艙後段的一部大型直流電馬達,使用潛艦電瓶存電推動潛艦以三節的速率前進。
節流閥||蒸氣機內部的控制閥,用於管制蒸氣進入燃氣渦輪機的流量大小,而此蒸氣流量的大小,決定燃氣渦輪機的輸出功率。
推進器||複雜而先進的潛艦推進系統,類似海水噴射器,極為安靜,而且不會產生空蝕效應,不像傳統潛艦使用俥葉高速旋轉會造成俥葉空蝕效應產生噪音。其缺點是反應與加速慢,因為與傳統俥葉相比,其推進力甚小。
燃氣渦輪發電機||位於潛艦後方的二部燃氣渦輪機,用於發電提供艦上電力使用。
呼吸管||在核子潛艦的核子反應爐停止使用時,潛艦可至潛望鏡深度伸出呼吸管,由呼吸管送入新鮮空氣,提供柴油機燃燒時所需的氧氣。
燃氣渦輪機||原本為飛機所使用的發動機,後經改良而運用在水面艦與潛艦,可當做艦艇的主機︵用來轉動俥葉︶或發電機。
核子反應爐主循環泵||一組泵,每一台皆可產生一百至四百匹馬力,啟動後可使核子反應爐冷凝水通過核子反應爐與蒸氣產生機。
大嘴天線||AN/BAR|卅四多頻天線的別名,可接收或發射高頻、極高頻、超高頻無線電信號,外形像美式公用電話亭,伸出帆罩後,高度約在帆罩上方二十五呎。
慣性導航系統||船在大海航行時用於定船位的系統稱﹁導航系統﹂,可提供船當時的地理位置。現代的戰艦都有好幾套導航系統,以衛星定位的叫﹁衛星導航系統﹂,以雷達定位的叫﹁雷達導航系統﹂。前述二種系統都需船在水面才可接收到定位信號,故潛艦在潛航時無法使用此二種系統,潛艦潛航通常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它是運用每分鐘轉速高達一萬轉的羅經比對船與真北間的差異,求取推算船位。
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定位系統的一種,利用多枚衛星定位,可求得極精確的船位。
都卜勒效應||一種物理學特性。任何一種傳動波在發射時,如發射源與接收源間存在相對運動,則會因相對運動而改變接收源的頻率,相對運動接近會使頻率變高,遠離則使頻率降低,而且相對運動越大,頻率改變得越大。此特性運用在多種軍用偵測儀器上決定目標速度,如雷達、聲納等。
主動聲納||聲納的一種搜索能力。在大海中由聲納發射聲波,藉目標反射波決定目標的方位與距離。由發波至接收反射波時間的間隔,乘上聲波在水中行進速度除以二,即獲得目標距離;反射波的方位就是目標方位。由於此種搜索方式搜索艦需發射聲波,極容易暴露搜索艦的位置,故潛艦一般並不採用主動聲納搜索的方式。
被動聲納||此相對應於﹁主動聲納﹂而言。主動聲納是先發射聲波,再藉由反射波性能決定目標距離與方位;被動聲納不發射聲波,僅接收目標所產生之音源,決定目標方位。此最常應用在潛艦對水面艦的偵測。
拖式聲納||拖在艦艇尾端的被動式聲納,一根根的聽音器接在一起,如同一條細細長長的電纜,長度可達數浬,可偵測極低頻信號,通常可偵測極遠的目標。
目標之航||海軍對﹁目標不斷改變航向、航速,以迴避解算﹂的術語,此作為是防止潛艦攻擊最重要的手段,因為潛艦要獲得目標﹁解算﹂始能攻擊,而﹁解算﹂的過程必須靠目標保持不變的航向、航速,解算才會正確,故水面艦迴避潛艦攻擊非常重要的措施是採用﹁之航﹂。
目標角||觀察者視線與目標艦艏向之間的夾角。一艘正對觀察者航進而來的艦隻,其目標角為零度;如果目標航向與觀察者視線垂直,目標角為左/右舷九十度。
目標運動分析||就是以被動偵測目標時,求解接觸目標航向、航速、距離的工作。
反自歸向||魚雷的一種內鎖裝置,用於測量魚雷發射後魚雷至發射艦之間的距離,如果魚雷反向對著原發射艦前進,距離接近到原離開距離的百分之八十,﹁反自歸向內鎖﹂會切斷魚雷功能,使魚雷泛水沉沒。
反迴轉||魚雷的一種搜索功能,是魚雷的內鎖裝置,預防魚雷發射後反向搜索而攻擊到發射艦。當魚雷發射後,旋轉超過原發射航向一百六十度時,魚雷電羅經會產生信號至中央處理單元,停止魚雷搜索功能並下潛。
潛望鏡深度||潛望鏡深度係指潛艦保持在潛望鏡能伸出水面的深度,在此深度潛艦可運用潛望鏡對四周環境進行目視偵測。保持在潛望鏡深度除可以潛望鏡觀察四周環境外,還可發射與接收無線電信號、使用呼吸管對電瓶充電、應用雷達、接收衛星船位等。處於潛望鏡深度時潛艦必須採用慢速,太高的速度將會使潛望鏡在水面產生明顯水花,而暴露自己的位置。
巡航靜音||船上在面對攻擊威脅時,為避免自身產生太多噪音所採取的手段。此類手段諸如關閉某些裝備、限制人員走動、禁止廚房工作,甚至暫時停止保養工作之進行。如要進行任何可能產生額外噪音的工作,必須要獲得艦長允許。
地理描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潛艦解算目標航向、航速的方法,由人力在海圖桌上描繪目標方位變化,求得射控解算。如果目標保持不變的航向、航速,此方法可求得正確的資料,然而如目標改變航向、航速,此法將失效。
定位||求得船位的作為,如以目視定位、雷達定位、衛星定位等。
方位||接觸目標的方向,以﹁度﹂表示。北邊為﹁○○○﹂度,由此順時針劃分為三六○度,例如西邊為二七○度。
羅經||利用高速旋轉的鋼球︵每分鐘約一萬轉︶決定水平面與方位線。
乒||主動式聲納發射聲波所產生的聲音。
噚||海軍量﹁深度﹂單位的一種,一噚等於六呎。
距離||本艦至接觸目標間的距離。
接觸||經由目視、雷達、聲納所偵測到的一艘船,可能為友軍或敵艦。
解算||目標的航向、航速,與距離的解算,此為在使用被動方式偵測目標時所最欲獲得的資料,因使用被動方式僅可獲得目標方位資料,欲滿足攻擊條件,還需獲得目標的航向、航速,以及距離,一旦前述資料得解,即可開始攻擊。
寬頻||包含所有噪音的頻率。
戰速||艦船作戰時所採取的速度。由於古時木船時代作戰時都採用最高速度,故今日海軍以戰速表示﹁最高速度﹂。
航向||船隻所行進的方向,由電羅經真北﹁○○○﹂度開始,順時針劃分為三六○度。
發射至作用||魚雷剛發射的瞬間戰雷頭並沒作用,雷鼻聲納也未發射聲波,唯一的作用是電瓶啟動,彈尾俥葉開始旋轉,使魚雷離開發射艦,此期間稱﹁發射至作用﹂。此期間結束後,系統啟動彈頭聲納系統︵主動或被動︶,開始搜索攻擊目標,戰雷頭到偵獲目標後始備便攻擊。
極速件||傳遞情報速度的最高等級。
之航||即經常不停地︵每二、三分鐘︶改變航向、航速,用於擾亂正在從事﹁目標運動分析解算﹂的敵艦。
緊急上浮||使用艦上高壓空氣瓶內的高壓空氣,將壓艙櫃內的海水打出,潛艦就能在幾秒鐘之內緊急上浮。此為特殊狀況時潛艦才使用的上浮手段。
中懸系統||潛艦在水下停止前進或後退速度時,由電腦管理的深度控制系統。潛艦在水下發射飛彈時,可用此系統保持潛艦不變深度;在極區時,亦可由此中懸系統控制潛艦垂直上升,突破冰層出水面。
垂直發射系統||最新型的飛彈發射系統,由於此種系統飛彈是垂直地儲存在彈艙中,發射時飛彈垂直而上,再轉向目標方位,故稱﹁垂直發射系統﹂。其優點是占用的空間較小,而且可以三百六十度全向性地攻擊目標。
射控系統||一套電腦系統,可接收潛望鏡目標方位、聲納方位,或雷達資料,求得射控解算問題。此系統同時亦可控制、發射魚雷,以及設定魚雷發射前的參數。如果艦上配備有彈道飛彈,亦可控制、發射飛彈。
值更/值更部位||海軍對﹁值班/值班時所應待的位置﹂的術語,潛艦每一更約為八小時,八小時以後再換一班人員接更。
戰鬥短路||將核子反應爐安全內鎖移出的狀態,僅可應用在極度緊急的狀況或戰鬥中。在此緊急狀況,核子反應爐停機對艦上安全的影響高於核子反應爐高溫燃燒所造成的後果,只有艦長具備下達﹁戰鬥短路﹂的權力。
電偵截收||截收敵人雷達或無線電電磁波信號,以研判敵人位置或情報的情報戰。
磁性偵測儀||用於偵測潛艦的一種偵搜儀器。由於潛艦由一大塊﹁金屬﹂所組成,在潛艦航進時會切割地球磁場,磁測儀即利用地球磁場的變化判斷潛艦位置。
水下通話器||功能類同電話,但是使用聲波在水中傳遞,提供不同艦隻水中通話的能力。
射控程序||潛艦將對目標進行攻擊時,艦長對射控小組所下達的一連串射擊命令,其為一套標準的程序。
射控解算||計算目標的航向、航速、距離。當潛艦在潛航時,為確保自身的隱密性,多使用被動偵測方式,此時潛艦可輕易偵得目標方位,但目標的距離、航向、航速卻不易求得,而潛艦攻擊目標前必須先求得前述資料,故稱﹁射控解算﹂。潛艦獲得射控解算的方法,通常是藉自身S形運動,由方位的變化率求得。
一號目標||海軍艦艇對所有接觸目標都會予以命名,從第一次接觸開始到最後失去接觸為止,保持同一個目標命名。最普遍使用的命名是﹁一號、二號、三號︙︙﹂。
深度計||安裝在船底的小形聲納系統,垂直向海底發射聲波,以聲波反射所使用的時間計算船底至海底的深度。新型艦船都使用高頻加碼的保密聲波。
深度控制||控制潛艦深度的能力。潛艦深度控制可經由二種方式:其一為由電腦以人力控制,另一為在船停俥時以﹁中懸系統﹂控制。深度控制在潛望鏡深度時甚為重要,因為如控制不當,將會造成潛艦上浮而暴露位置。
聲標||反潛飛機空投的小型可浮式聲納,可能是被動式︵只能接收音源資料︶,也可能是主動式︵可拍發聲波︶。聲標接收的資訊可經由聲標的無線電發射器傳回反潛飛機。
自然循環||核子反應爐冷凝水的一種循環方式,不靠泵加壓,僅依自然原理:﹁熱水上升,冷水下降﹂帶動冷凝水循環。
銨鉏包覆層||某些潛艦艦殼外層的金屬覆蓋物,它能吸收主動式聲納所發射的聲波,因此不會產生反射波,同時減弱潛艦本身所發出的噪音。功能與隱形飛機機殼外所包覆的金屬材料功能相同。
戰雷頭||海軍的魚雷或飛彈可安裝﹁戰雷頭﹂或﹁操雷頭﹂。戰雷頭就是高爆藥,用於攻擊使用;操雷頭又稱﹁啞雷﹂,用於測試使用。
卅六型或卅八型誘標||美國海軍所擁有的外形類似魚雷的誘標,可模仿潛艦音源,亦可於發射前預先設定航行路徑,誤導水面艦或攻潛魚雷的偵測。
八十型潛對空飛彈||美國海軍所擁有唯一的潛對空飛彈。
五十型魚雷||美國海軍所擁有的最新型魚雷。
遠程反潛武器||由潛艦發射固體燃料推進器超音速火箭,用於攻擊水面目標或潛艦。
全艦廣播器||當對全艦各艙間、各部位宣達事項時,所使用的廣播系統。
強迫循環||核子反應爐冷凝水的一種循環方式,以泵加壓循環,相對應於﹁自然循環﹂。
G值||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單位,一個地心引力所造成的加速度力量稱做﹁一個G值﹂,兩倍於地心引力的力量則叫﹁二個G值﹂。
KH|十七間諜衛星||美國最新型的情報蒐集衛星,每枚造價五億美元,KH表示﹁關鍵︵Key|Hole︶﹂。
LAMPS直升機||美國海軍多用途的輕型直升機,主要運用於反潛作戰。LAMPS表示﹁輕型多用途飛機︵Light Airborne Multipurpose System︶﹂。
SSN||為快速攻擊核子潛艦的代號,SSN代表:Submersible Ship Nuclear。但也有許多美國人戲稱它代表﹁週六、週日、夜晚﹂︵Saturdays,Sundays,&Nights︶。
反潛作戰||攻擊潛艦或防止潛艦攻擊的作戰。
操演區||海軍各項操演通常都指定在某一海域進行,此海域即稱﹁操演區﹂。
通訊衛星||位於太空傳送海軍無線電訊文的衛星。
連身工作服||美國海軍潛艦官兵航行時所穿著的長袖綿質制服,上衣與褲子連在一起,類似空軍飛行員的飛行裝。
海豚徽章||潛艦官兵別於制服左胸上方的徽章,代表他是一位合格的潛艦官兵。想要擔任一位合格的潛艦官兵必須經過一連串的訓練與考試,通常要花上一年的時間,當他通過以後,就會受頒一枚海豚徽章,此徽章不僅代表通過簽證,更代表著榮譽。士官與士兵的徽章為銀色,官員為金色。
情報員資訊||透過情報人員所蒐集的情報。
特別行動||機密的任務,通常也具高危險性。
幽靈||美國中情局破解密碼的專業間諜。
旗艦指揮中心||海軍二艘以上艦隻出海執行任務時,會選擇一艘指揮艦,此即稱﹁旗艦﹂,通常指揮官駐於旗艦。旗艦的戰鬥情報指揮中心就叫﹁旗艦指揮中心﹂。在旗艦指揮中心內可清楚地看到整個艦隊的分布與敵我關係。
國家軍事指揮中心||美國五角大廈內的最高軍事指揮中心,理論上來說,是在爆發核子大戰時,全美國的指揮中樞。其建築的構想是在華盛頓遭受核彈意外攻擊時,能使此建築內的人至少存活十分鐘。
海試||軍艦製造完成交給海軍後,仍要由海軍在海上實際操控經過一段測試,此期間約一年,稱為﹁海試﹂,這是為了確保所有裝備性能符合設計規格,並能發揮設計作戰能力。
好讀首頁››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資料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