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歌德
︽二○一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校書記略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宋碧雲譯;據台灣.遠景出版社︿世界文學全集之七十八﹀一九九二年︵民國八十一年︶第二十版校書。

  歌德的生平及其作品簡介,參見本書序章:山鳴谷應||歌德的世代與其作品。

  歌德是一個有魅力的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生的豐富性。這表現在許多相互映襯的方面。基本上每個這樣的方面都被人研究了整整數十年之久,並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一篇獨立的傳記。

  兩個特別的方面就是他和女人的關係和他的疾病,上述兩者是這樣對抗的:女人通常標誌著歌德生活發展的開始||新的一頁被打開,而︵一些嚴重的︶疾病表示末尾、結束,也可能是逃避。

  台灣知名作家鍾肇政的著作︽歌德激情書︾主要內容就是描寫歌德和他的紅粉知己的關係。

  內容簡介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語: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說。本書於一七七四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面世,並在那裡成了暢銷書。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時代人閱讀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來的成功給歌德的一生帶來了名譽和財富。

  絕大部分的情節是在維特寫給朋友威廉的信中敘述的。

  作為一個還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標的年輕人,維特離開了市民的世界,來到了W城。在那裡,他從在自然中遊盪和練習繪畫中獲得享受,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一天他被邀請參加舞會,在這次舞會上,他認識了公務員的女兒綠蒂,綠蒂在母親去世之後照顧著八個兄弟姐妹。維特先前就知道她已經訂過婚,卻不顧這些,立刻愛上了她。舞會期間下了一場暴雨。兩人想到了克洛普斯托克的同一首詩,並由此意識到了兩人間深深的靈魂的親和力。從此,綠蒂和維特一起度過了很多時光。

  綠蒂的未婚夫阿爾貝特出差回來的時候,維特的感情漸漸產生了變化。綠蒂未婚夫的存在使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愛情的無望。儘管阿爾貝特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好心腸的人,他和維特之間的關係仍是緊張的。當維特意識到他對綠蒂的感情因為這種棘手的局面不能繼續下去時,他離開了這座城市,以避開綠蒂。維特為一座大使館工作了一段時間,但事務的死板和禮儀的拘束摧毀了他的希望。他不能認同社會的上層和貴族的生活。他失望地回到了W城。這時綠蒂已經和阿爾貝特結婚了。

  聖誕節之前,維特在阿爾貝特不在時拜訪了綠蒂,並為她朗讀了莪相︵Ossian︶的作品,他們情不自禁,相互擁抱、親吻。但是綠蒂掙脫了,還發誓永遠不再見維特。這次事件後,維特徹底絕望了。他寫了一封訣別信,並以要旅行的藉口向阿爾貝特借了兩把槍開槍自殺。次日早晨,人們發現他身著他標誌性的藍|黃衣服死去了。萊辛的作品︽愛米麗雅.迦洛蒂︾翻開著放在他的桌上。由於是自殺,人們無法以基督教的方式埋葬他。

  ﹁維特熱﹂

  這部小說激起了批評家和支持者們極為熱烈的反應。其中的原因在於,歌德以維特作為他小說的中心人物,而這個人物完全違背了市民社會的規則。市民大眾將維特視為一個和睦婚姻的破壞者,一個反叛者,一個無神論者,他與市民大眾的觀念完全相悖。正當歌德經受著來自教會和市民方面的憤怒和批評的時候,這部小說也擁有著熱心的追隨者。首先在年輕人中間爆發了一場不折不扣的﹁維特熱﹂,這場熱潮使得維特成了一個偶像人物。當時出現了﹁維特裝﹂︵黃褲子、黃馬甲、藍外衣︶、﹁維特杯子﹂、甚至還有﹁維特香水﹂。小說中的場景裝點著茶壺、咖啡壺、杯子、餅乾盤和茶葉罐。對於那時的有教養的市民來說,喝茶喝咖啡的時間成了接觸文學的美好一刻。

  小說的追隨者首先是那些和維特處境相似所以立刻受到吸引的人。那些正確理解了歌德的人可以以這部小說間接地反映他們的處境,並從維特承受的痛苦中找到鼓舞和安慰。

價值

  ︽少年維特的煩惱︾被視為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小說。這部小說獲得了那個時代相當高的印數,並且是引發所謂的﹁閱讀熱﹂的因素之一。

  歌德本人也沒有預料到這本書會獲得世界性的成功。為了記錄所謂的﹁維特熱﹂,現在於德國城市韋茨拉爾,除了一本珍貴的第一版︽少年維特的煩惱︾外,被展示的還有它的戲仿作品、模仿作品、爭鳴文獻和多種語言的翻譯本。但這本小說的成功並不僅僅是一種流行現象,用歌德自己的話來說:

  這本小書的影響是巨大的、驚人的、很好的,因為它產生的正是時候。︵︽詩與真︾︶
 
• 字體大小小: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 字型名稱:
• 背景顏色:                         
  
好讀首頁››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資料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