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派對︾阿嘉莎.克莉絲蒂/余式恕譯
︽二○一七年十一月三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一


  阿蕊登.奧利薇夫人隨同她客訪的朋友茱迪.巴特勒,一起去幫忙準備當晚即將舉行的兒童派對。

  現場熱鬧非凡。女人們一個個精神抖擻,進進出出地搬著椅子、小桌子、花瓶什麼的,還搬來許多老南瓜,有條不紊地放在選定的位置上。

  今天要舉行的是萬聖節派對,邀請的對象是十至十七歲的孩子。

  奧利薇夫人避開人羣,背靠著一處空白牆壁,捧起一個大南瓜左瞧右瞧。

  ﹁我上一回見到南瓜,﹂她說,用手攏了攏散落在飽滿前額的白髮,﹁是去年在美國的時候。有上百個呢,滿屋子都是。我從來沒見過那麼多南瓜。說真的,﹂她若有所思地又加上兩句,﹁我從來分不清南瓜和胡瓜,這個到底是什麼呢?﹂

  ﹁對不起,親愛的。﹂巴特勒夫人說道,她不小心踩了她朋友一腳。

  奧利薇夫人把身體更貼緊牆了。

  ﹁都怪我,﹂她說,﹁是我站在這裏擋路。看到那麼多南瓜︱︱或是胡瓜,管它是什麼呢︱︱挺讓人大開眼界的。到哪裏都看得到,商店啦,一般人家啦,有的在裏面點著蠟燭或夜燈,有的則掛起來,真是有意思極了。但那不是萬聖節,而是感恩節。我總是把南瓜跟萬聖節聯想在一起,那是在十月底。感恩節晚很多,是吧?應該是在十一月,大約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吧?不管怎麼說,這裏的萬聖節固定是十月三十一日,是嗎?過了萬聖節後,接下來呢?是萬靈節?要是在巴黎,這一天你得去公墓獻花,不過這節日並不叫人傷感。因為孩子們也都去,玩得可開心了。你得先去花市買一大堆美麗的鮮花。哪裏的鮮花都比不上巴黎花市裏的好看。﹂

  忙碌的女人們不時撞到奧利薇夫人,但沒人留神聽她在說什麼。她們都專心忙著自己手中的事。

  她們大部份是母親,也有一兩個能幹的老處女;一些大孩子也幫忙。十六、七歲的男孩有的爬上梯子,有的站在椅子上裝飾房間,把南瓜呀或胡瓜以及色彩鮮豔的氣球放在合適的高度上;女孩們年齡從十一至十五歲不等,她們三五成羣,四處閒逛,不停地咯咯直笑。

  ﹁萬靈節參觀公墓之後,﹂奧利薇夫人繼續說道,肥胖的身子低靠在椅子上的扶手上,﹁就過諸聖節。我想應該沒錯吧?﹂

  沒有人回答她的問題。年過四十風韻猶存的德雷克夫人,也就是派對的主辦人,大聲說道:

  ﹁儘管這是個萬聖節派對,我卻不想用這個名字。我想稱之為甄試︵以前英國十一歲以上的兒童要進中學前所做的甄試︶派對,因為參加的孩子都是這個年齡,他們不久之後就要離開榆樹小學去別處上中學了。﹂

  ﹁這麼說不太對吧,任娜?﹂惠特克小姐說,不甚贊同地用手扶了扶夾鼻眼鏡。

  惠特克小姐是當地的小學教師,向來以講求精確著稱。

  ﹁我們廢除甄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說。

  奧利薇夫人不好意思地從椅子上站起來:

  ﹁我沒幫什麼忙,儘坐在這兒胡說什麼南瓜、胡瓜的。﹂

  而且順便休息,她想。她有一點過意不去,但也沒自疚到大聲說出來。

  ﹁我可以做些什麼呢?﹂她問道,突然又加上一句,﹁多可愛的蘋果啊!﹂

  有人剛端來一大盆蘋果。奧利薇夫人對蘋果情有獨鍾。

  ﹁又紅又可愛。﹂她又說。

  ﹁其實不太好吃,﹂任娜.德雷克說道,﹁但看上去的確誘人。是為了咬蘋果遊戲準備的。都很軟,咬起來不費勁。把蘋果搬到圖書室去好嗎,貝翠絲?玩咬蘋果遊戲常會弄得到處都是水。不過圖書室的地毯也舊了,濕了沒關係。哦!謝謝你,喬伊絲。﹂

  十三歲的喬伊絲長得十分強壯,她端起那缽蘋果,有兩個滾落下來,而且像是中了女巫的魔法似的,它們恰巧停在奧利薇夫人的腳邊。

  ﹁您喜歡吃蘋果,是嗎?﹂喬伊絲問道,﹁這我是從哪裏看到的,不然就是從電視上聽來的。您就是專門寫謀殺的奧利薇夫人吧?﹂

  ﹁是的。﹂奧利薇夫人答道。

  ﹁我們應該讓您設計點謀殺的遊戲。乾脆派對最後來個謀殺案,讓大家來解謎。﹂

  ﹁不啦,多謝,﹂奧利薇夫人說,﹁別又來了。﹂

  ﹁﹃別又來了﹄,您這是什麼意思?﹂

  ﹁哦,我玩過一次,可是不太成功︵詳情請參看本系列之︽弄假成真︾一書︶。﹂奧利薇夫人說。

  ﹁但您寫了許多書,﹂喬伊絲說,﹁您一定賺了不少錢吧?﹂

  ﹁可以這麼說,﹂奧利薇夫人答道,她的思緒飛向了英蘭大街。

  ﹁您書中的偵探是芬蘭人。﹂

  奧利薇夫人承認了。一個她猜恐怕還不到參加中學甄試年齡的愣小鬼追問道:

  ﹁為什麼是芬蘭人呢?﹂

  ﹁我自己也很納悶。﹂奧利薇夫人坦白地說。

  風琴師的妻子哈格夫人氣喘吁吁地走進來,扛著一個綠色的大塑膠桶。

  ﹁拿這個來裝蘋果怎麼樣,﹂她說,﹁我想比較好看一點。﹂

  藥劑師莉依小姐說:

  ﹁鐵皮桶更好一些,不容易打翻。要放哪兒,德雷克夫人?﹂

  ﹁我覺得咬蘋果遊戲在圖書室裏進行比較好。那裏的地毯很舊,因為到時會濺不少水下來。﹂

  ﹁好,我們就拿過去吧。任娜,這裏還有一籃蘋果。﹂

  ﹁我來幫忙。﹂奧利薇夫人說道。

  她拾起腳邊的兩顆蘋果,不知不覺地竟然就啃了起來。德雷克夫人用力地從她手裏取走另一顆蘋果放回籃中。

  人們大聲喧嘩起來。

  ﹁對呀,但我們在哪兒玩蹦龍遊戲︵Snapdragon,從燃燒著白蘭地酒的盤子裏撿取葡萄乾︶?﹂

  ﹁應該在圖書室,那裏光線最暗。﹂

  ﹁不,應該在餐廳。﹂

  ﹁那我們得先鋪點東西在桌子上。﹂

  ﹁可以先鋪綠毛毯再鋪塑膠布。﹂

  ﹁那照鏡子遊戲呢?我們真的能在裏面看見未來的丈夫嗎?﹂

  奧利薇夫人一邊輕輕咬著蘋果,一邊偷偷地脫了鞋坐到靠椅上,她審視著滿屋忙碌的人們。身為作家,她不免冒出一個念頭:

  ﹁要是以現在在場的人為主人翁寫本書,我該怎麼下筆呢?他們大多數都十分善良,但是真是假,誰知道呢?﹂

  她對這羣人感到很陌生,但這反而饒富風趣。他們都住在木蕾村,有些人她有點模糊印象,因為茱迪都跟她提到過。強生小姐好像跟教堂有什麼關係,但不是牧師的妹妹。對,是風琴師的妹妹,沒錯。任娜.德雷克像是伍利社區的總幹事。還有一個胖嘟嘟的女人,她剛才提了一個桶子進來。那桶子看了叫人討厭。奧利薇夫人對塑膠製成的東西沒有好感。還有不少孩子,一些少男少女。

  對這些小孩,奧利薇夫人知道的也僅限於名字。她知道有叫南恩的、有叫貝翠絲、凱西的,還有一個叫戴安娜,一個叫喬伊絲。喬伊絲就是那個愛炫耀、好問問題的少女。我不太喜歡喬伊絲,奧利薇夫人心想。有個女孩叫安兒,個子高高的,有點傲氣。兩個稍長的男孩子似乎才剛適應頂了個不同的髮型,那效果很不理想。

  一個瘦小的男孩走過來,顯得很靦腆。

  ﹁媽咪讓我把這些鏡子拿來看合不合適。﹂他似乎連氣都不敢喘。

  德雷克夫人從他手中接過鏡子。

  ﹁非常感謝你,艾弟。﹂她說。

  ﹁這都只是些普通的鏡子,﹂名叫安兒的女孩問,﹁我們真的能在裏面看見未來丈夫的臉嗎?﹂

  ﹁有的人能看見,有的人可能看不見。﹂巴特勒夫人答道。

  ﹁您以前參加派對時看見過您丈夫的臉嗎︱︱我指的是這種派對?﹂

  ﹁她當然沒有。﹂喬伊絲答道。

  ﹁她也許看見了,﹂貝翠絲傲慢地說,﹁那種感覺人們稱之為﹃第六感﹄,一種特殊的感應。﹂說出這個時髦的新名詞她不禁洋洋得意。

  ﹁我讀過您的一本書,﹂安兒對奧利薇夫人說,﹁︽垂死的金魚︾,很好看。﹂她友善地稱讚道。

  ﹁我不喜歡那一本,﹂喬伊絲說,﹁流血的場面太少。我喜歡血淋淋的謀殺案。﹂

  ﹁那蠻噁心的,﹂奧利薇夫人說,﹁你不覺得嗎?﹂

  ﹁但是很刺激。﹂喬伊絲說。

  ﹁那不見得。﹂奧利薇夫人答道。

  ﹁我看見過一次謀殺。﹂喬伊絲說。

  ﹁別傻啦,喬伊絲。﹂小學教師惠特克說。

  ﹁真的。﹂喬伊絲說。

  ﹁真的?﹂凱西瞪大眼睛盯著喬伊絲問,﹁你真的親眼看見一樁謀殺案?﹂

  ﹁她當然沒看見過,﹂德雷克夫人答道,﹁別說傻話,喬伊絲。﹂

  ﹁我真的見過,﹂喬伊絲堅持說,﹁真的,真的,真的。﹂

  一個十七歲的男孩坐在梯子上,他饒有興致地向下看。

  ﹁什麼樣的謀殺?﹂他問。

  ﹁我不信。﹂貝翠絲說。

  ﹁當然沒這回事,﹂凱西的媽媽說,﹁那是她編的。﹂

  ﹁我沒有!我是看見了。﹂

  ﹁那你當時幹嘛不叫警察?﹂凱西問。

  ﹁因為我看見的時候並不知道是謀殺。我是說,過了好久之後,我才意識到那是謀殺。還是兩三個月以前誰說了句什麼話,才讓我想到原來我見到的是一件謀殺案。﹂

  ﹁看吧,﹂安兒說,﹁全是她編的。胡說八道。﹂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貝翠絲問。

  ﹁好多年前了,﹂喬伊絲說,﹁當時我還很小。﹂她又加上一句。

  ﹁誰殺了誰呢?﹂貝翠絲問。

  ﹁不告訴你們,﹂喬伊絲說,﹁你們知道了一定會嚇死。﹂

  莉依小姐搬來了另一種桶子。話題馬上就轉到了是鐵桶還是塑膠桶更適合玩咬蘋果遊戲。大多數來幫忙的人都去圖書室評估場地。有些孩子們大概是急於用最困難的方式和最自豪的本事來加以驗證,最後反正是頭髮也弄濕了,水也濺得四處都是,只好叫人弄了一堆毛巾來擦拭。最後大家決定還是鐵桶好。塑膠桶是好看,可是動不動就容易弄翻。

  奧利薇夫人端了一大盆蘋果走進來,那些她本來是預備著明天吃的。她把蘋果擱在桌子上,又拿了一個吃起來。

  ﹁我看報紙的報導說,您喜歡吃蘋果。﹂這個叫安兒或者蘇姍︵她不知道叫哪一個︶的女孩有責怪的意思。

  ﹁我常犯這個毛病。﹂奧利薇夫人回答說。

  ﹁如果是吃甜瓜就更有意思了,﹂一個男孩提出另一種意見,﹁它們那麼多汁,想想看,到時會搞得多慘啊?﹂他幸災樂禍地往地毯上看。

  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控訴貪吃,奧利薇夫人十分難堪。於是她離開房間,尋找那個一向最易辨識的建築體。她爬到樓梯平台的拐彎處,正巧碰見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擁抱著靠在一扇門上。奧利薇夫人可以確定那正是她急於要進去的地方。但這對小情人根本就沒注意到她。他們嘆息著,偎依著。奧利薇夫人心想,他們到底多大呢?男孩子約莫十五歲吧,女孩子比十二歲大一點,雖然胸脯發育得似乎挺早。

  這棟﹁蘋果林﹂佔地很大。有好幾個不錯的角落和隱蔽處呢,她想。人們多麼自私啊,奧利薇夫人想,﹁不為別人考慮﹂。這句老話在她腦海裏響了起來。她的保姆、她的奶媽、她的家庭教師、她的祖母、她的兩位姑婆、她的母親還有很多人,先先後後都說過這句話。

  ﹁對不起。﹂奧利薇夫人的聲音宏亮又清晰。

  男孩跟女孩擁抱得更緊了,嘴唇緊緊地貼在一起。

  ﹁對不起,﹂奧利薇夫人又說了一遍,﹁能讓我過去嗎?我想進去。﹂

  這對小情人極不情願地分開了。他們瞪著她。奧利薇夫人走進去,砰地關上門,上了栓。

  這門做得不很密實,外面的談話仍隱約傳到她耳朵裏。

  ﹁這還是人嗎?﹂那半高不低的男聲說,﹁明知道我們不願受打擾。﹂

  ﹁人們都太自私啦,﹂女孩子尖聲說道,﹁永遠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不為別人考慮。﹂男孩子說。

 
• 字體大小小: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 字型名稱:
• 背景顏色:                         
  
好讀首頁››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資料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