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東野圭吾
︽二○一三年五月十七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導讀 在起跑線之前


  如果您是東野圭吾的忠實書迷,對他的寫作生涯瞭若指掌、能如數家珍地談論他每一部作品的風格的話,您不妨跳過這篇導讀,直接閱讀正文。我相信,︽魔球︾不會讓鍾情東野圭吾的您失望。

  然而,如果您是因為看過︽嫌疑犯X的獻身︾或︽流星之絆︾等影視作品而產生興趣,開始閱讀原作小說從而認識東野圭吾這位作家的話,我想本篇文章可以讓您更瞭解他的創作歷程,以及︽魔球︾的背景。

  我的一位熟悉日本出版界的朋友說過,對日本人來說有兩個獎項特別與眾不同,一個是諾貝爾文學獎,另一個是簡稱直木賞的直木三十五賞。它們跟其他獎項不同之處並不在於地位的高低,而是﹁大眾的認知程度﹂。諾貝爾獎是國際級的獎項,得主自然備受全世界的人注視,而直木賞得主在日本社會亦同樣矚目,一位作家只要拿到直木賞,他的名字就會變得家喻戶曉,躋身暢銷作家之列。

  東野圭吾在二○○六年憑︽嫌疑犯X的獻身︾獲得第一百三十四屆直木賞,這讓他的名字從書迷擴展至日本社會各階層,以他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集一部接一部上映,從沒間斷。

  雖然東野圭吾的作品引爆熱潮,但他的成功之路比不少成名作家坎坷。即使不提他那著名的﹁十五次落選﹂紀錄,只著眼他的得獎經歷,也相當發人深省。東野圭吾在一九八五年以︽放學後︾獲得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賞,之後在一九九九年憑︽秘密︾取得人氣突破,獲第五十二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接著在二○○六年得到直木賞,奠定今天的地位。︽嫌疑犯X的獻身︾更在二○○六年摘下了﹁五冠王﹂的美譽,除了直木賞外,同時獲得第六屆本格推理大賞,以及在三個推理排行榜上稱雄。或許您覺得這成績表並不糟,沒有甚麼﹁坎坷﹂,但我想說,請留意一下東野圭吾首奪兩個獎項之間的時間||他得到首個頭銜﹁江戶川亂步賞﹂後,相隔十四年才獲得第二個獎項。

  且讓我先說一下江戶川亂步賞的由來。江戶川亂步賞創立於一九五四年,設立目的為推動日本的推理小說創作風氣、發掘優秀的新人作家。和推理作家協會賞或直木賞等獎,勵該年已出版的優秀小說不同,江戶川亂步賞是一個徵文獎項,得主除了獎座和獎金外,作品更會由講談社出版,是新人一登龍門、躍進推理文壇的最佳入場券。東野圭吾在得到江戶川亂步賞後,就專心一志寫作,辭去工程師的工作,成為全職作家,然而直至取得人氣突破的︽秘密︾前,他一直只能默默耕耘,跟﹁暢銷作家﹂的名號無緣。雖然這段期間他沒有停下創作的步伐,但他的作品不斷地落選各項小說獎,銷量亦不大理想。我們可以只用百餘字輕鬆道出他這段經歷,再補上一句﹁苦盡甘來﹂,但從東野圭吾的角度來看,他在這漫長而沉重的十四年間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創作,嘗試不同的風格,祈求得到讀者︵和書評家︶的青睞。

  東野圭吾今天的作品,累積了他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他的多產和作品的多樣性源自這些磨練,在屢敗屢戰、再接再厲的逆境下,打通了邁向成功的道路。曾幾何時,﹁東野圭吾路線﹂是﹁一直參賽、一直落選﹂的代名詞,不過今天我們知道,這條路線的終點︵或許不是終點而是中途站︶有著美滿的成果。有人說,想認識一位作家,不妨細讀他的成名作,因為他是從該篇作品﹁出發﹂。如此說來,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的︽放學後︾應該可以稱為東野圭吾的﹁起點﹂。

  那麼,本作︽魔球︾呢?是東野圭吾﹁起跑﹂後的早期作品嗎?

  沒錯是早期作品,但不是﹁起跑後﹂,而是﹁起跑前﹂。

  東野圭吾以︽放學後︾獲得第三十一屆江戶川亂步賞前,曾投稿參加第二十九屆和第三十屆的賽事。第一次投稿通過了二次預選,第二次參賽,則入圍最終候補||這部﹁最終候補﹂的作品,就是︽魔球︾。︽魔球︾在東野圭吾憑︽放學後︾出道後,於一九八八年修稿後由講談社出版。

  ︽魔球︾是一部以高中棒球與殺人事件交織而成的青春推理小說。故事時空設定在一九六四年,那一年日本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東京主辦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第一條載客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幹線通車,巨人隊的王貞治創下單季打出五十五支全壘打的日本職棒紀錄,電影院上映著︽摩斯拉對哥吉拉︾的怪獸特效電影。榮景和蕭條迅速交替,民間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也瀰漫著幾分不安,社會上仍有不少清貧的家庭,但只要抓緊機會,窮困的人也能找到通往富裕的途徑。對戰後的日本社會而言,相較於之後經濟穩定成長的﹁成熟﹂期,這是一段青澀的﹁青春﹂時期||︽魔球︾的幾位年輕主角,就是在這個時代揮灑著汗水和淚水,經歷著既無情又珍貴的青春歲月。

  如果說讓東野圭吾踏入推理文壇的青春推理小說︽放學後︾是﹁起點﹂,那︽魔球︾就是他站在起跑線之前的投影。或許本作不如作者後期的作品那麼成熟,但讀者可以從中看到東野圭吾開始寫作時流露出來的熱情,那是一種不經修飾、洋溢著青春與雄心,期待藉著推理小說在文壇上大展拳腳的氣魄。

  我收到編輯邀請寫這篇導讀的信件時,剛好看到東野圭吾憑︽嫌疑犯X的獻身︾英文版獲提名角逐二○一二年度愛倫坡獎︵The Edgar Awards︶最佳小說的新聞。這是繼二○○四年桐野夏生的︽OUT主婦殺人事件︾後第二次有日本推理作品入圍,無論︽嫌疑犯X的獻身︾最後有沒有得獎︵您讀到本文時大概已有分曉︶,我也能說,東野圭吾已經跑到國際的賽道上,跟歐美的推理作家切磋,讓世界各地的讀者留意他的作品。在這時候,閱讀這部起跑線前的︽魔球︾,饒富趣味,也讓我們一窺這位世界級作家在起跑前的身影。
 
• 字體大小小: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 字型名稱:
• 背景顏色:                         
  
好讀首頁››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資料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