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人一斤至少還四兩


  ﹁禮尚往來﹂必須建立在雙方很有交情的基礎之上,禮本身的價值不宜超越這個分際;收禮的人,務必在適當時機記得還禮,讓雙方的真情與好意,能夠互動回饋!


  禮尚往來,也許不是什麼壞事。但重點是禮的價值不該踰越分寸;而雙方之間的關係,也必須是有往有來。否則,不論吃相好不好看,都會變成一味地強取豪奪,令人憎厭。

  而且,老是習慣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自己完全不肯付出,這種關係絕對維持不了多久,很容易出問題。

  中國有一句古話說:﹁無功不受祿!﹂;近代也有一句類似的警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偏偏人們常因貪念作祟,利祿當頭,就忘了古有名訓、近有箴言,一心想著:﹁不要白不要,錯失良機太可惜。﹂最後往往應驗了﹁吃人嘴軟;拿人手短﹂這句話的教誨,必須付出加倍的代價。

  記得年幼的時候,每次去別人家裡作客之前,父母怕小孩子不懂事失禮,都要千交代、萬交代說:﹁去人家家裡,絕對不可以隨便接受招待,也不能拿別人家的禮物。﹂就算我們只是放學後去鄰居家裡蹓一圈,爸媽都很緊張地問:﹁你有沒有吃人家的東西?﹂如果有的話,父母親一定立刻準備更豐厚的禮品回饋對方。

  當時,直覺地認為父母真是太客氣、也大緊張了。直到年紀稍長,有一天在書上看見一句話說:﹁拿人一斤,至少要還人四兩!﹂並且從自己及父母的生活經驗中,一一印證了這些至理名言的智慧,的確有參考及奉行的價值。甚至,我一直以為人生路途中常有﹁貴人﹂願意在最困頓的時候,對我伸出援手,這些因緣都是來父母一生不肯有負於人的福報。


交情還沒到那裡,就不該收那樣的禮


  現代工商社會,人情逐漸淡薄,就連﹁禮尚往來﹂這些好的觀念都會被扭曲與誤導,實在非常可惜。﹁送禮﹂往往變成商業上別有用心的企圖,收禮的人若沒有適當的警覺性,很容易掉入﹁行賄﹂的陷阱。什麼禮、該不該收?變成一門十分深奧的學問。

  我倒是有一個化繁為簡的建議||﹁禮尚往來﹂必須建立在雙方很有交情的基礎之上,禮本身的價值不宜超越這個分際;收禮的人,務必在適當時機記得還禮,讓雙方的真情與好意,能夠互動回饋!這個建議,不但可以省去半推半就的尷尬,也可以有效避免商業行為帶來的災害。

  不只是成年人的社交需注意﹁禮尚往來﹂的藝術,年輕學子也該留心來路不明的禮物及好處,以免將來付出很大的代價。

  根據警方的資料顯示,黑幫進入校園的勢力日漸增長,而他們所用的手法,不外乎就是提供年輕學子金錢、流行服飾、藥物毒品︙︙等吸引年輕朋友上癮的好處。我認為除了這個之外,當然還有世間十分昂貴、甚至無價的﹁友誼﹂以及同儕之間的﹁認同感﹂。

  金錢、流行服飾、藥物毒品、友誼、認同感,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禮物都十分具有吸引力,但絕不能輕易接收,否則上了身就甩不掉。


為了不該吃的胡蘿蔔,付出代價多到得不償失


  不只是黑幫擅用此道,有些行銷觀念不成熟的廠商,也會利用禮物及贈品誘人上勾,然後再逼消費者乖乖就範,把錢繳出來。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競賽性的電視節目,獲得一隻免費的呼叫器。當時,因為我已經有呼叫器了,其實不需要再接受這項禮物。人非聖賢,一時貪念﹁反正是送的,不拿白不拿!﹂讓我一時失去理智,後來卻付出許多代價。

  原來,那是不肖廠商的促銷手法。得到﹁免費呼叫器﹂的同時,也獲得一筆﹁租用費的帳單﹂,隔不到幾天我就接到電話,說是要寄帳單給我。經過與該公司斡旋數天之後,耗時費事地溝通,對方才﹁不予追究﹂!︵好似﹁算我走運﹂的樣子!︶

  這個經驗,加深了我對父母教誨的感恩。也再一次在往後的人生行路中提醒自己:謹記﹁無功不受綠!﹂

  不要隨便拿人家的東西,一切都要付出代價。
 
• 字體大小小: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 字型名稱:
• 背景顏色:                         
  
好讀首頁››
或直接點選以下分類:
• 世紀百強
• 隨身智囊
• 歷史煙雲
• 武俠小說
• 懸疑小說
• 言情小說
• 奇幻小說
• 小說園地
資料載入中……